包含四的成语
-
囊括四海 náng kuò sì hǎi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
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
比喻不服从调派。 -
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
六通四达 liù tōng sì dá
犹四通八达。 -
六通四辟 liù tōng sì pì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
连三接四 lián sān jiē sì
同“连三接二”。 -
连三并四 lián sān bìng sì
同“连三接二”。 -
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
拉三扯四 lā sān chě sì
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
狂三诈四 kuáng sān zhà sì
多方欺诈。 -
居徒四壁 jū tú sì bì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
九州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
街坊四邻 jiē fāng sì lín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
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
横三顺四 héng sān shùn sì
见“横三竖四”。 -
横三竖四 héng sān shù sì
犹言横七竖八。 -
浩气四塞 hào qì sì sài
浩气:浩然正气;塞:充满。正气充满四面八方 -
光被四表 guāng bèi sì biǎo
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
放诸四海而皆准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
放之四海而皆准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
二并四具 èr bìng sì jù
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语本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 宋 张榘 《贺新凉》词:“倒挽峡流归笔底,衮衮二并四具。” -
二十四友 èr shí sì yǒu
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 、 欧阳建 、 陆机 、 陆云 、 刘琨 、左思 、 潘岳 等二十四人。 -
丢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
丢三拉四 diu sān lā sì
见“丢三落四”。 -
丢三忘四 diu sān wàng sì
见“丢三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