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牛的成语
-
犂牛之子 lí niú zhī z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论语·雍也》:“子謂 仲弓 ,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何晏 集解:“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
老牛邸犊 lǎo niú dǐ dú
老牛舔小牛 -
老牛破车 lǎo niú pò chē
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
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老鼠钻牛角 lǎo shǔ zuān niú jiǎo
思想方法狭窄 -
裾马襟牛 jū mǎ jīn niú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九牛二虎之力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
九牛一毫 jiǔ niú yī háo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
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
襟裾马牛 jīn jū mǎ niú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
瘠牛偾豚 jí niú fèn tún
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
汗牛塞栋 hàn niú sāi dòng
同“汗牛充栋”。 -
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割鸡焉用牛刀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隔山买老牛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扛鼎拚牛 gāng dǐng pàn niú
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扛鼎抃牛 gāng dǐng biàn niú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风马牛 fēng mǎ niú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放牛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恩牛怨李 ēn niú yuàn lǐ
唐 代 穆宗 至 宣宗 年间,朝臣分别以 牛僧孺 、 李德裕 为首,党争激烈。 后以“恩牛怨李”喻结党倾轧。 清钱谦益 《<范勋卿文集>序》:“五十年以来,恩 牛 怨 李 之残局,清流白马之遗恨,读先生之文,可以考见一班。” 郁达夫 《闻杨杏佛被害感书》诗:“恩 牛 怨 李 成何事,生死无由问 伯仁 !”参阅《新唐书·李德裕传》。 -
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对泣牛衣 duì qì niú yī
牛衣:也称牛被 -
对牛鼓簧 duì niú gǔ huáng
见“对牛弹琴”。 -
带牛佩犊 dài niú pèi dú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