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衔的成语
-
月衔半规 yuè xián bàn guī
衔:含;规:圆形。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Hao86.com日子 -
衔勇韬力 xián yǒng tāo lì
衔:含;韬:掩藏。把勇气和力量掩盖起来。比喻收敛锋芒,待机而动 -
衔悲蓄恨 xián bēi xù hèn
衔:含着。心里藏着悲痛和仇恨 -
衔橛之虞 xián jué zhī yú
同“衔橛之变”。 -
衔沙填海 xián shā tián hǎi
犹言衔石填海。 -
衔玉贾石 xián yù jiǎ shí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
衔尾相属 xián wěi xiāng shǔ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
衔悲茹恨 xián bēi rú hèn
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
衔橜之变 xián jué zhī biàn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 颜师古 注:“ 張揖 曰:‘銜,馬勒銜也,橜,騑馬口長銜也。’橜謂車之鉤心也。銜橜之變,言馬銜或斷,鉤心或出,則致傾敗以傷人也。” 晋 潘岳 《西征赋》:“懼銜橜之或變,峻徒御以誅賞。”《明史·赵佑传》:“萬一有銜橜之變,豈不爲兩宫憂。”亦省称“ 銜橛 ”。 唐 元稹 《献事表》:“十曰,省出入畋游以防銜橛。”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畋猎》:“清道而行,猶戒銜橛。” -
燕子衔食 yàn zǐ xián shí
喻育子之艰辛。 -
衔口垫背 xián kǒu diàn bèi
衔口: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垫背:给死尸背上放钱。借指死亡 -
衔恨蒙枉 xián hèn méng wǎng
衔:含着;蒙:蒙受。含着怨恨,蒙受冤枉 -
结草衔环 jié cǎo xián huán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
衔尾相随 xián wěi xiāng suí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衔哀致诚 xián āi zhì chéng
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
衔环结草 xián huán jié cǎo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
衔枚疾走 xián méi jí zǒu
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
钳马衔枚 qián mǎ xián méi
钳马:夹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钳马口,人衔枚 -
杨雀衔环 yáng què xián huán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
衔石填海 xián shí tián hǎi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
衔环报恩 xián huán bào ēn
感恩图报 -
衔橜之虞 xián jué zhī yú
亦作“ 銜橛之虞 ”。同“ 銜橜之變 ”。唐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竟無銜橜虞,聖聰矧多仁。” 明 何景明 《功实篇》:“夫利猛獸之樂者忘銜橛之虞。”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一旦有觸藩之變、銜橛之虞……京師豈復有可存之地哉!” -
衔冤负屈 xián yuān fù qū
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
衔橛之变 xián jué zhī biàn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