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山的古诗

一溪流石色,万木耸山阴。
地僻有佳景,眼明劳寸心。
坠猿犹挂壁,惊鸟忽移林。
莫问去程远,行人方苦吟。
蜀品固难名,家园未有声。
晓篮亲手撷,俗客尚心轻。
瑞雾吹还合,仙风坐欲生。
因知栽植意,留与子孙清。
云容收雨意,草色妒花妍。
诗苦是真乐,酒醒方烂眠。
园亭无限景,笋蕨不论钱。
耳目因成僻,江山似有缘。
绣指初从剑外还,文章开府冠群仙。
忽闻五管传边警,又出三湘领使权。
偃息湖山非久计,翱翔鸿鹄待殊迁。
不同宣室因循召,台辅明时属少年。
四纪三朝会遇同,陪京犹望节旄雄。
欲知元老经纶迹,尽在生民鼓舞中。
汉府重归黄阁相,商山难访紫芝翁。
陶钧末士惭无报,惟解声诗写至公。
故人重见老相看,江上秋风已薄寒。
曾约浮沉俱里社,岂期侥倖亦侯籓。
休嗟华发多年别,且喜清樽数日欢。
惟有旧游难得处,风骚遗恨满三轩。
英游相聚日相欢,休唱还家蜀道难。
为爱尊前文字饮,不知门外雪霜寒。
酒酣依约群仙梦,谈剧飞扬巨海澜。
从此追随频语笑,莫教憔悴耻儒冠。
行轺使指屡襟分,路去重看思纠纷。
清夜峡前江照月,霁天郊外剑横云。
情多苦近归褒汉,景物应难会见闻。
荣虑俗缘因刺按,燕堂虚愧有移文。
万竹林间一径升,满岩金碧静香灯。
飞泉散乱垂千尺,危阁攲斜拥数层。
雨气或从檐际落,风光时向坐中凝。
荒碑文字那能读,合眼煎茶问老僧。
不独高文耀世奇,曾将宏议振天维。
谁人才术能争首,自古功名贵及时。
暂别鹓鸿蓬海上,少留旌旆蜀江陲。
西州笔砚虽衰落,会有中和乐职诗。
路入江村五马游,江边生俗弄春毬。
客愁无地时分请,乐看能俳预点抽。
趁赏不辞花欲老,劝农偏喜雨新收。
经年多病无欢意,强逐双旌一举头。
去就人兼众美难,侍郎高望肃衣冠。
每寻当世群公议,更在清流绝等看。
楚屈辞多谁谤国,汉疏名重只休官。
求仁已得无馀憾,自向冥冥著羽翰。
每思同榜多零落,忽见新篇慰寂寥。
今日抗尘俱白首,当时联翮共青霄。
休嗟远地犹沈俊,况是深知已满朝。
饥渴未能亲一笑,祗忧严召促归轺。
宏才高望出簪裾,尤向持平意豁如。
辇毂声名三辅最,西南恩惠十年馀。
诸公每恨归朝晚,美职行闻半道除。
今日老成应不次,中台烦剧在刑书。
临街楼观百馀年,司马辛勤五世传。
凡在子孙俱肯构,敢忧门户或先颠。
亢宗本是先人意,干蛊成于伯氏贤。
他日举杯相属处,为留书阁井东偏。
悯雨何须事祷祈,霈然未足便晴晖。
润通垄亩麦禾起,香遍园林樱笋肥。
浮藻水生鱼聚戏,落花泥熟燕交飞。
民谣已洽丰年望,惟恐使车将北归。
孤城寥落万山围,惟有东溪景最奇。
拥传使华寻旧赏,满园春色待多时。
援琴故故弹流水,隐几萧萧听竹枝。
摆脱风光情不尽,停车门外欲行迟。
整此笙歌散郁陶,雨檐飞瀑泻秋涛。
吟情彻骨清尤健,饮量随人喜更豪。
黄菊光容嗟向晚,哀筝言语恨徒劳。
相逢宜共冥冥醉,回首青云路转高。
音信易传临一水,道途相去隔三州。
何时樽酒同为会,无补篇章约共休。
乡思豁从归后少,贪心宜向静中收。
此情惟有君知我,不羡人间万户侯。
群俊争求一字褒,诸公清识晋山涛。
蓬仙寥落谁人继,史笔纵横自古豪。
胜爵频倾知得隽,剧谈无极坐忘劳。
勉行无负题评意,东蜀斯文价已高。
年少才华自不群,果然飞步出儒绅。
汉廷大对无双手,蜀学巍科第四人。
暂屈鹓鸾栖枳棘,行看雕鹗离风尘。
东川佳气因相待,共作荣归昼锦春。
长羡横飞霄汉远,多惭窘步路途穷。
如何会合青天道,俱是衰迟白发翁。
万里每嗟音信绝,一樽还喜笑言同。
遨游莫作经春计,伫看高旌促召东。
才出关来又入关,欲閒天意未教閒。
一生孤直知心处,三度交承隔政间。
食蔗羡君方有味,过屠怜我尚何颜。
功名不是蹉跎物,犹惜清时共仰攀。
莫逆真心际混茫,岂将生死系存亡。
已骖云雾朝丹阙,犹蜕衣冠寄异乡。
姓氏不传灵秘录,精神长在发圆光。
洪肩丘袂攀无及,分向尘中到老忙。
白虎前峰数尺高,露华萧飒满征袍。
只知眼底簿书静,岂意山中车马劳。
石夹雨馀重按辔,草间风动几横刀。
通途闻说无多地,踊跃身轻意气豪。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