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的古诗

五月江寒昼阁清,雨中草色唤愁生。
系舟未问水深浅,策杖还看云重轻。
客去不知谈未尽,诗来刚及梦初醒。
百年吾道今如此,何处沧浪共濯缨。
万丈{殹巫}闾万丈云,白头何地可寻君。
懒招海贾非无谓,笑答山灵似有闻。
秋水竿留巢父在,春风榻与管宁分。
数封再检先朝疏,望断天涯坐夕曛。
听松复听松,松声在高阁。
阁成四十年,听者今如昨。
风来春涛生,风去秋涛落。
当其无风时,萧然亦微作。
聪者听于斯,冥心对寥廓。
烛照高斋坐论文,十回侍侧九乔君。
讣传两地恸复恸,声隔九原闻不闻。
南国江山愁夜雨,西涯水月梦秋云。
独怜风雪泷冈馆,犹许幽谈到夕曛。
湖上秋容淡如拭,有人时卧林间石。
石边有路通醉乡,梦邪真邪人不识。
人有托,物无情。
石可醉,亦可醒。
一声何处沧浪清。
万壑正横流,我方浚泉水。
山灵如有知,应笑我为此。
我泉亦何心,一道苍茫里。
沧浪复沧浪,野歌听孺子。
冲雨冲风一事无,东陂南荡水连湖。
兴如王戴非因雪,他日休烦作画图。
策杖山边复水边,病余翻喜得长年。
风光共逐初晴后,春色还怜未雨前。
何处乾坤堪一啸,平生泉石本多缘。
闲来独上西楼望,古华峰高正倚天。
北望长安近日边,春风函丈忆当年。
新题岁月经纶外,晚节乾坤杖几前。
诗卷有情多汲引,门墙何日更延缘。
朝来忽对林京口,却道西堂别是天。
连阴晓为北风开,春入山中第一回。
亭上远天须卷幔,槛前新水欲浮杯。
校书客避参军辟,问字人传别驾来。
明日更邀朱趣玉,黄公涧畔踏苍苔。
倚天松不受风摇,白鹤迥翔似有招。
何处客来忘此阁,故人诗在忆同朝。
采苓每带云双屐,供石时添水一瓢。
莫道山中无语者,老僧送罢又逢樵。
涯翁尊师近寄至《园亭》四诗,正与幽居景物相合,依韵写意,聊以自适,他日有便,将呈焉请教。
清江浦口驰词地,左顺门前待报时。
远道谪官何日到,小臣忧国有天知。
镜看白发朝还掩,棹指青山晚更移。
老我闲居复多病,秋来愁和送君诗。
新晴出郭门,四野惟一水。
忆自庚午年,两恒尝见此。
坐我天上身,江南画船里。
陶谢空遐思,今有桂岩子。
三千牍,二月读。
君何劳,臣何渎。
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辄乙,今如何。
右《吕獒》,左《无逸》,不如对此朝还夕。
腹笥便便不姓边,莫年诗兴似青年。
一春风雨题缄外,万古江山放笔前。
壑倚梅花真入画,云生厓石自成缘。
晚凉相过须乘兴,酒在清樽月在天。
檐溜声闻隐几边,去年多雨复今年。
林皋绿树层城外,江浦黄梅五月前。
夜榻长悬须雅客,昼帘深下谢尘缘。
西山云气东山月,他日容春亦此天。
悲歌当哭不论诗,长忆先生哭子时。
今日又兴天下恸,他年真拜古人师。
涛驱东海曾于砚,石采西山故可碑。
一念九原应未瞑,白头亲尚在慈闱。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两瓣香。
莫问前朝松柏树,只今何处有甘棠。
听松庵里双古松,松下石床苍藓封。
洗却藓痕看石刻,志书传是米南宫。
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秋深水国候来鸿,一夜悲凉见朔风。
行遍冉泾无语者,听松阁上哭涯翁。
登登山路转山阿,须向仙人洞口过。
涧水满时青草短,岩花深处白云多。
北风吹南冠,行行一匏瓜。
作书谢骨肉,涕泪纷交加。
此行已忘身,此书又忘家。
身家既两忘,未忘者何邪。
至哉君与臣,大哉夷与华。
片纸今又灰,浩叹天无涯。
吾闻太白之山倚西极,华岳崚嶒势相敌。
上凌刚风太古雪尚寒,下抚苍茫鸟无力。
吁嗟!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
伊昔丈人负刍者,危言曾动河汾公,至今谈麈流清风。
孙君关中豪,仰止兹山高。
自称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静坐观众妙,出指八极将游遨。
胸有五色文,眼底无青紫。
名家自视出杜陵,走笔题诗乃如史。
子长有语称董生,季主何心讥贾子。
迩来五见江东春,南寻禹穴能知津。
相逢下我东野拜,何人复谓秦无人。
我作《山人歌》,物色其奈山人何。
山林岁年晚,江海风雨多,山人不归太白空嵯峨。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