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的古诗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
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
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多门嫔贵族,何事喜摩诃。
清比顾家妇,达如凌行婆。
再来邻曲媪,独见女中娥。
委化虽云乐,潘郎鬓柰何。
淑德生全美,深闺礼自防。
训严今孟母,誓苦昔共姜。
科欲传三世,儿令学四方。
栖鸾吾所爱,千里索铭章。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
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
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
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
书判可传今几录,就中亦有客先誇。
强宗理化知无薤,住处名香可当花。
案牍正劳诗倚阁,扁题俱妙篆名家。
新来一事翁尤喜,看小孙吟寿阿爷。
领袖群英有钜儒,蓝袍端不负三馀。
开樽笑把杯相属,即席吟成锦不如。
鹏化修程知翼健,凫归要地看纶除。
招呼意厚惭居僻,老怕冲寒驾犊车。
永邑从前盛俊英,谁家再世擅时名。
乃翁障水流归巽,此士笺天拔去丁。
标美于嵇如鹤在,文工似愈以虫鸣。
同时六士多翔翥,事业轩轩洗耳听。
老去溪干作钓翁,心閒无事与僧同。
梦回喜见晓窗白,旱久愁看暮岭红。
案上旧书因暑废,樽中美酝为贫空。
不凡不圣伊谁会,别是吾侬那一通。
柴门四壁愧贫居,惜别殷勤不可虚。
铜雀瓦存聊赠子,金銮坡去好同渠。
掉头莫惜题新句,敏手还看草赞书。
若见薇花烦寄语,前朝学士已为渔。
佛学纷纷半是非,若为疑议到昌黎。
柳推性善碑南岳,华指心宗传左溪。
有诞有微须自别,或排或赞总非迷。
痴人但道书皆好,读得明时论易齐。
笔耕虽苦未逢年,解印归来且醉眠。
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自心田。
庵无宝贝主长在,家有诗书种已传。
遥想个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
两朝人物号耆英,九折崎岖亦饱经。
几度拂衣心似石,重来曳履发如星。
争名可是因文字,转臂堪嗟失典刑。
何处藏山犹有史,悲笳幽咽若为听。
勋名已盛端嘉日,身佩安危三十年。
自去鸿枢开督府,迄辞鸱阁老平泉。
早看养马封侯将,晚作骑鲸捉月仙。
纵道进贤冠最好,不须画此上凌烟。
三山远落穷江尾,一水横过接石头。
兰棹几双船细细,芦场无数屋浮浮。
断云归去商量雨,黄叶飞来问讯秋。
总为登临能作兴,若为陈迹替人愁。
定是仙从天目来,少曾吟咏到襄淮。
才名词伯班常伯,学问平斋授恕斋。
华盖谩云邻翰苑,衮衣不许上瑶阶。
海山纵好归何处,叹惜人间事好乖。
菱花泓里炯相亲,久玩还疑假是真。
觌面果为谁氏子,回光须照本来人。
正惭我老羞看影,堪笑渠痴苦效颦。
陶叟但知身有二,当年问答只形神。
持钱老叟送公还,诧说吾侬好长官。
曰雨曰旸三载里,如冰如雪一廉难。
新陂旧学镌碑去,瑞粟嘉禾入画看。
截镫莫留休怅恨,此行要看触邪冠。
金章虽贵岂公荣,一点孤忠百世名。
字字清吟如太白,篇篇奏疏似更生。
士缘气类归宗主,身为朝廷作重轻。
当世共传书几种,最初曾见易先成。
出岭相逢话上京,归鞍齐卸独南征。
风摇五两南州去,月傍孤灯病客惊。
莫倚能诗心便纵,大须力学眼还明。
无因别后知分寸,得趣深时远寄声。
长边久息追风骑,散地閒披钓月蓑。
锁谏忠劳多叔达,铜光谐谑绝新磨。
笙镛尚閟须终岁,圭币将陈待始和。
老太平时逢此日,负暄檐下看云过。
坡翁好语嗟难读,介甫新经苦尚同。
举世笑时韩自喜,无人爱处陆云工。
能奇却怕翻空病,得妙还须苦学功。
旦暮烟霞千百态,伊谁巧似老天公。
千古宗传有正音,纷纷俗学误人深。
痴生佛说成魔说,见彻尘心即道心。
老眼惯看棋世界,浮生难恋隙光阴。
凡情圣解凭谁诘,独坐蒲团只自吟。
诸老赓吟如许富,一翁寒瘦岂能奇。
君为严郑其清矣,仆岂羊何敢和之。
投匦疏高闻殿陛,入图赋妙遍蕃夷。
子云自许千年后,觌面何须彼俯眉。
钓石摩挲久席珍,儒冠非误一朝伸。
修程鹏击三千里,次榜龙飞第二人。
讲紫阳书聊倚席,纵青云靶早彯缨。
十传先辈家声大,又喜中朝诵句新。
诸祠谒后乡团拜,得健多惭造物怜。
老去一毫无杂念,閒来六度见新年。
饭蔬老幼呼同席,记礼儿孙讲半篇。
此事此朝为例卷,清贫聊且守家传。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