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梧的古诗

南岳山高雁绝踪,剧愁云树隔重重。
遥瞻玉辇林中驻,应有琼妃月下逢。
翠袖常依新植竹,苍髯多笑古乔松。
东风阵阵吹衣袂,一缕幽香比麝浓。
仕途坎坷复分歧,垂老宁为带下医。
恨少奇方疗己病,苦无妙术拯民痍。
多君避世抽簪早,繄我怀人入梦迟。
漫抚青琴弹古调,广陵一曲有谁知。
寒林日暮淡烟霞,驿使难凭旧恨赊。
惆怅风前罗袂薄,徘徊月下玉钗斜。
久居幽谷心如石,深锁长门鬓已华。
闻道粤南春意早,铜瓶争插岭头花。
生弗逢辰戎马秋,战云弥漫古舒州。
人怜猿鹤魂同化,鞭断淮肥水不流。
战骨满填风节井,梅花苦笑望华楼。
江南劫后无余物,剩有菱湖数点鸥。
海外春回怅已迟,名葩初放蝶难知。
多从雪里勤相探,浑向风前有所思。
青鸟未传江北信,故人方寄岭南枝。
廿年阔别无消息,辜负红妆似不宜。
龙媒自是不羁才,老困盐车剧可哀。
曾逐佛狸蹈海去,忍教胡骑渡江来。
衔枚未觉雄心冷,伏枥何甘壮志灰。
惟愿骊驹能跨灶,驰驱终许到燕台。
英年绝裾河梁去,晚岁将雏梓里归。
红叶已教堆蒋径,白头无复倚柴扉。
江湖满地儿鱼老,烽燧漫天母雁稀。
辛苦半生悲早逝,黄泉知否见慈晖。
菊后梅前著异花,幽芳合在野人家。
乐天招客开清宴,沉醉东风丽晚霞。
名城小住足千秋,腊鼓催人未忍留。
闻道梅花开万树,不辞风雪下扬州。
万山蚕聚数峰回,旧圹云封手自开。
一代人师如有道,题碑应待蔡邕来。
秋露侵黄霜晕红,淡妆不异魏园中。
夜阑徙倚楼头望,宝剑光腾月在空。
霜华争妒雁来红,时白时黄变幻中。
太液遗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怅庭空。
江城邂逅殆前缘,自降红尘不计年。
驴背相逢疑是梦,鹿岩遥望恍如仙。
嶙峋风骨殊堪敬,冷淡襟怀剧可怜。
别后芳音经岁断,征鸿飞杳若为传?
季子担簦怅远违,长劳白发倚柴扉。
应随仲氏勤工作,莫学流莺乱习飞。
儿有壮怀存远志,我无良药寄当归。
春风料峭须珍重,一念新寒泪满衣。
啼笑无端春色老,镜中销尽朱颜。
笛声幽咽若为传。
思乡明月里,归梦落花前。
风雨不情欺久客,梦归难越关山。
倚楼遥忆彩云边。
泪浇红杏颊,肠断绿杨烟。
指冷琵琶恨有馀,漫将心事诉檀奴。
临风脉脉怅莓芜。
一片绿波新霁候,半窗红日晓妆初。
卷帘明镜借重湖。
夜泛重湖号大青,芦花深处画桡停。
西风陡起沧波动,多少鱼龙梦未醒!
养得雏孙分外娇,筠篮酣睡尚摇摇。
老牛舐犊成常事,犹望他年似凤毛。
频年作客消眉绿,画工难写人心曲。
何事动归情,月明闻笛声。
梅花催早发,晓起飘香雪。
疏影隔帘看,红妆可奈寒?
高城悄望夕阳斜,西望湖山不见家。
回首沧江波浪阔,断肠人远隔蒹葭。
偶傍桑阴学种瓜,贪凉偏趁日西斜。
南风阵阵吹香气,知是新开扁豆花。
日暮园中玉露深,有人相对自沉吟。
朔风吹瘦一篱金。
明月凄凉形吊影,病蛩呜咽泪沾襟。
只凭归雁诉秋心。
忆章台系马,曾几度,致缠绵。
怅二月江南,重来旅燕,复听啼鹃。
华年,纵如云锦,叹一年春事易阑珊。
无赖东风作剧,可怜香雪飘残。
此身沦落复何言,铺径枉成毡。
任别馆离亭,烟笼碧树,泪湿青衫。
望穿两眸人远,问流莺花片可曾衔?
正向陌头凝恨,可堪帘外重看。
遥听辽东,忽鸣锋镝,声惊梦残。
怅琵琶音辍,泣抛红豆;胭脂山失,休饰朱颜。
胡骑自来,长城谁坏,冠盖纷驰戎马间。
伤心事,是年年金鼓,处处烽烟。
背城一战非难,算来必中朝甘晏安。
愤长蛇荐食,风寒易水;黄龙直捣,箭定天山。
兵贵出奇,敌骄可破,更掣横磨双剑看。
匈奴灭,岂从戎仗策,不是儒冠?
天台当日,记相逢仙侣,曾證鸳谱。
共立苍苔忘夜永,露湿云鬟香雾。
倩影花扶,芳魂月伴,底事寻归路?
仙源重到,刘郎空省前度。
那便梦隔蓬山,春深花事,零落今如许!莫谓垂杨容易老,尚有柔条千缕。
人面难逢,珠帘不卷,鸲鹆东风语。
何年泛棹,武陵重醉烟雨。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