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的古诗

有客慈仁古寺中,苍龙鳞畔泣春风。
布衣自有布衣语,不与簪绅朝士同。
今人读书不识字,下笔淆讹十三四。
许徐训诂自分明,争奈人都不省视。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砻字学天下无。
予少窃闻其绪论,虽知梗概心犹粗。
中年奉教萧尺木,尺木篆隶精且熟。
每与予言辄终夜,字学稍知其节目。
平生结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
何期晚遇汤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犹记鲁江同作客,颇领微言恨匆迫。
别来十载梦魂劳,老去重逢须鬓白。
闲时缓步过吾庐,相对惟应话六书。
秦汉晋唐体多变,那能贯穿为发摅。
当时戴萧所未悉,今日询君得其实。
我亦著书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自古长安似弈棋,一番客到一番悲。
许多大老休官去,几个名娼又嫁谁?
残暑不成眠,一夜长数起。
山深月色高,坐看松阴徙。
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
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
孤飞越鸟恋南枝,白草黄花客去迟。
小阁共眠秋雨夜,危樯独挂晓霜时。
狂歌一曲愁先结,痛饮千钟醉莫辞。
门外江风复江水,解维何处寄相思。
将近枫桥路,唯闻人语喧。
北来兵肆掠,东去艇皆奔。
震泽烟波迥,高秋风雨繁。
此时期免患,艰苦复何论。
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
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
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
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
忆昔相携吴楚游,日同匕箸夜同裯。
奇欢东坝千钟酒,苦恨西湖一叶舟。
共把愁心对陵阙,独将佳句播沧洲。
河山犹未归尧禹,痛尔飘零先白头。
少小能文气似兰,里人谁不信弹冠。
只因丧乱身当废,纵使沉埋性所安。
故国有怀唯涕泪,新诗无字不悲酸。
漫劳铁匣藏枯井,此日流传血已丹。
里门裘马日纷纷,鸾鹤宁同鸡鹜群?
如以衣冠坐涂炭,不徒富贵等浮云。
家人愚暗还相劝,异类腥臊孰忍闻?
十世国恩蒙者众,独将破衲报明君。
闻君春到石头城,将妾和儿赠友生。
此事太奇终有悔,天恩难断可无情。
既归白业家何定,欲返黄州路未平。
江上故人多古义,东郊应与结茅成。
都门本是利名关,来去纷纷各不闲。
亦有京官十数载,从无偷眼看西山。
东戍榆关西渡河,今人不及古人多。
风吹草低牛羊见,更有谁能敕勒歌。
投认师生法不轻,其初只为杜逢迎。
因而场屋真知己,怀刺无他止姓名。
故老田居好是闲,无端荐起列鸳班。
一朝谪去上阳堡,始悔从前躁出山。
桃花潭中春水深,桃花潭上春云阴。
云阴不见古人面,水深曾照古人心。
如何李白汪伦后,云水荒凉直至今。
东戍榆关西渡河,今人不及古人多。
风吹草低牛羊见,更有谁能敕勒歌。
都门本是利名关,来去纷纷各不闲。
亦有京官十数载,从无偷眼看西山。
前朝勋戚盛如云,后裔同归厮养群。
莫向灞陵嗔醉尉,何人犹识故将军?
投认师生法不轻,其初只为杜逢迎。
因而场屋真知己,怀刺无他止姓名。
有客慈仁古寺中,苍龙鳞畔泣春风。
布衣自有布衣语,不与簪绅朝士同。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
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
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
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
六月重衾更着绵,阴寒浑似暮秋天。
我生半百何曾见?
记是康熙丙午年。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