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沈的古诗

试将风月共君哦,识处应须出旧科。
吟咏性情当自得,敷张华藻第差讹。
入神致用何思虑,告往知来谩切蹉。
欲达古诗三百义,一言而蔽不须多。
悄悄园林世味长,碧云疏散暮天光。
且宽礼乐兴江左,厌听干戈暗洛阳。
梨叶尽时无伏暑,竹阴深处有馀凉。
从容领会精微旨,何用区区底事忙。
篱落当岁暮,春至无人知。
鸾鹤倏尔集,蜂蝶还先期。
月落步疏影,空明见幽姿。
香气谁与达,赖有清风吹。
一树芳菲露短墙,彩霞千缕带斜阳。
东君赋予知何意,剩与胭脂使嗇香。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
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
新竹梢已繁,修梧叶初荣。
翩翩有幽禽,睍睆发清声。
岂无樽酒欢,抚景难自倾。
亲朋天一端,别我岁倏更。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耿耿叹离群,拳拳怀友人。
珍重万金抵,契阔千恨平。
欲题尺书报,恻怆若为情。

静寻啄木藏身处,闲看游丝到地时。

游鱼顾影惊寒月,宿鹭迷群下夕阳。
积雨添泉脉,寒来送两山。
南风北窗下,午梦听潺湲。
造物无穷巧,寒芳品更殊。
花腴真类假,枝瘦嬾犹枯。
帝子明黄表,宫人隐绛襦。
若论风韵别,桃李亦为奴。
畏暑懒出户,息心聊罢诗。
诸公旧有作,其意已无遗。
岭表经行处,贤阙扣见时。
悠然皆往事,勉务日新期。
古人不可见,末习徒纷然。
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兹,淳风何当还。
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
种木必培根,清流必澄源。
根源得其理,流末乃可言。
圣贤本始务,条达盖自然。
时俗枝委求,持操空尔烦。
存存此成性,道义斯其门。
六曲溪头处士家,年年篱落万枝花。
怪来驿使无消息,却报烟村一树斜。
生来井井义谁穷,阳自初来位五中。
若信此间方寸地,能安而虑即成功。
信笔题诗学行馀,功名聊且付樵渔。
心闲独玩三秋干,足健时看数亩蔬。
渺渺橘园联草阁,疏疏竹径傍田庐。
是间日有无穷趣,月淡风清静读书。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
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
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暮年无杂虑,何事更关情。
入市非求利,居山岂为名。
诚存心自逸,足健步常轻。
却是行游处,春风日日生。
寂寞园林迥,栖迟念虑宽。
雨声连砌响,风色入帘寒。
义理无新得,交游少旧懽。
梅花自畴昔,岁晚独相看。
日日门前路,春风与物期。
早梅纷白雪,垂柳散青丝。
把酒怀情久,吟诗遣兴迟。
闲来复闲往,携策谩逶迤。
才既非时用,性本爱岑寂。
决策西山游,幽隐遂成癖。
春风百花红,秋月千嶂碧。
烟霞结绸缪,猿鸟自畴昔。
乘间抚深旷,喷薄轰铁笛。
笑挹天柱峰,高寒几千尺。
寺古苍松老,僧高俗客希。
我来游竟日,不用笋舆归。
巍城十八里,雄壮称洪都。
北郭势迤逦,南浦形萦纡。
连亘控西江,囊括尽东湖。
灌侯遗故址,李相规旧模。
改筑龙沙堤,三方第如初。
得非雕残后,民力不足欤。
得非府库竭,费用不给欤。
当时庙堂上,不主公议欤。
我来客城闉,感慨成欷吁。
今古如一辙,有才能远图。
谁把霜毫归庾岭,王孙去后久寥寥。
长时月夜横疏影,镇日春风上素绡。
可笑儿童寻剪摘,如知蜂蝶亦邀招。
人心造物无穷巧,顷刻功成永不摇。
余昔隐屏南,春风驻征骖。
开门傍水面,结屋依山岚。
千崖互纡郁,万象中浑涵。
居然岁月深,寒花露毵毵。
余昔隐屏东,扁舟夹双龙。
浩歌碧云间,万壑生清风。
群仙幔亭宴,玉女双鬓蓬。
夕景落寒岩,照耀金芙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