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陶的古诗

春风拂拂动轻阴,四望欢声杂雅音。
人在华胥无限乐,路经蓬岛几重深。
潜鳞可羡游灵沼,巧舌时闻转上林。
况有赐樽堪一醉,百愁从此定消沈。
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
光辉自可誇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
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
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
咫尺楸枰计虑深,偶缘嬉戏便交侵。
纵横各有往来道,胜负岂无名利心。
终局漫誇兵得地,在宫浑倚士如林。
安危成败何殊此,付与閒人为讨寻。
文章得隽自雄飞,平地青云有路岐。
劝驾寂寥惭汉诏,升歌彷佛见周诗。
九秋烟雨登临日,三月风雷变化时。
回首不须题竞渡,锦标争胜已先知。
西风萧瑟动年华,村望犹将景物誇。
山色半随云势断,浮光多被竹阴遮。
社前归兴双飞燕,雨后新声几处蛙。
万里桥南亦如此,十分有意作农家。
当年累疏彻尧廷,不为虚名自得名。
霜雪盛来松秀茂,风波散后水澄清。
红尘渐与高情隔,绿发应随喜气生。
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须端筴问君平。
十里萦纡路转山,山城深入翠微间。
何年胜地云霞老,终日清风岁月閒。
池上蛰龙方隐伏,岩前游客暂跻攀。
却嗟鸾绰遗居在,难向空阶一叩关。
藩政雍容虑在民,暂行千骑按江津。
寒侵客袂逢轻雨,翠拂林梢觉浅春。
极望风光迷绿野,纵吟怀抱脱红尘。
愿公改作刘公堰,留得嘉名谕蜀人。
野情无限物无穷,一凭危楼又晚空。
过雨郊原浑积翠,送春亭榭尚馀红。
烟光已属绡图上,湖影初归宝鉴中。
飞鸟潜鱼应自得,倚栏小憩豁双瞳。
一官一集古称贤,未似西征五十篇。
雅颂纯音流管磬,风骚馀味到林泉。
光生晓岫刊岷石,价踊春溪费锦笺。
愧幸师门旧林教,得为家宝子孙传。
闻说蓬仙作小麾,湛恩从此破群疑。
平生直道宜三黜,自古周防用四知。
松竹何尝凋晚秀,稻梁应且续朝饥。
不须利口归豺虎,皎皎清穹未易欺。
荣路层层满眼开,家山在望懒徘徊。
霜侵客鬓须归去,尘拂朝冠是傥来。
一棹绿波游不厌,三竿红日梦初回。
更闻觞咏同幽趣,应少閒人可预陪。
花开虽晚莫嗟迟,落尽千葩发几枝。
清露有恩殊未报,寒风无赖不能衰。
幽芳自占三秋景,真赏堪同九日时。
蝶少蜂愁人事别,餐英独有屈平知。
烟岚深处几千重,难向丹青写物容。
层阁试凭窥百里,函经慵读倚双松。
乔林乍响因秋籁,栖鸟频惊为晚钟。
莫笑下山犹怅望,浪仙平昔爱三峰。
寺在西山第几重,山僧相遇喜相容。
寂无尘虑到禅室,瞥有秋声来野松。
已恨夕阳催返辔,又过危磴听残钟。
烟霞更约他时望,未必高怀负翠峰。
忠胆轻生甚一毛,奇谋破贼锐于刀。
横行容易平乌合,面缚须臾作犬号。
霜甲共辉军帐冷,烟烽齐出戍楼高。
羌酋若也投降早,定得君王瑞锦袍。
每嗟无计远红尘,愿读仙书学养真。
收得寸心清似水,放教双鬓白于银。
功名见误回头晚,风物相惊满眼新。
一卷黄庭有深趣,诵持聊以爱吾身。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挂冠归后爱林泉,择地为亭欲看山。
清画绝无尘坌到,白云常与性情閒。
诗书教子雍容外,琴酒娱宾笑傲间。
堂构不隳门有庆,綵衣终约锦衣还。
猿鹤皆飞昔日声,安车归去路岐平。
高怀无累能知止,半禄虽微亦代耕。
林下光阴尤觉永,环中气象有馀清。
尘埃满抱华颠客,笑指泉山羡此行。
平日阳和已浃民,浪驰幽迹绍芳尘。
芝兰秀品推前辈,桃李清阴及后人。
谆诲有闻知契厚,纵谈无间觉情亲。
去思从此凭何慰,待刻铭词上翠珉。
使华西指主恩深,又见鳌头此镇临。
十载星霜皆化日,百城桃李尽秾阴。
层霄自得翱翔路,止水难摇淡静心。
全蜀苍黔共倾耳,即闻和气入薰琴。
十载閒经紫塞秋,辟书连上得君留。
一身已共冰壶洁,八法堪同墨宝收。
寿几欢心怜綵服,诗庭虚席待良筹。
古今京洛风埃甚,去有亨途莫倦游。
五陵豪客揽归鞍,行矣休嗟蜀道难。
世治不须专将阃,才雄自可陟诗坛。
虎符金印亨途在,夜笛秋琴逸气安。
至宝投人犹按剑,慎将骚雅载毫端。
文章平昔擅才名,使指于今总列城。
甲乙常联榜中第,东西俱作剑南行。
清吟愈觉交朋厚,老别难堪岁月惊。
惟喜归途近霄汉,吾乡留得是嘉声。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