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前的古诗

论彭十,怨粉与啼香。
绝艳公然推独步,若言持律已迷方。
岂可拟南唐。
师樊榭,亦自许清才。
终觉力难支拄起,未能风骨予张开。
浙派有舆台。
莲裳子,奇丽发文章。
别具会心评浙水,倚晴此语细商量。
朗秀自登坛。
名言在,婉约复堂称。
结想缈绵许雅奏,疏香细艳示修能。
乐苑置心灯。
湖海飘零一少年。
芒鞋归后故人怜。
黄花消瘦夕阳前。
客里襟怀如病酒,梦中风雨未寒天。
不辞残醉落吟鞭。
冰花拥草,腊鼓催年,人海半生藏未了。
俊游如昨,几点寒灯梦回早。
凭谁道。
荒桥赌酒,孤馆停歌,偏是近来欢意少。
谱入鹍弦,尚觉商声动怀抱。
琐窗悄。
羁旅纵忘,故家路径,渐迷池沼。
挑菜归时,画中燕莺都老。
暗情袅。
依旧共饰太平,乌衣巷边重到。
只怕铜壶漏滴,夜长难晓。
浅碧映鬓色,轻粉添眉妩。
废园半角,花柳惊如许。
尘黯树石,阁住黄昏雨。
知道春成土。
前度老刘郎,怎重来、夭桃换主。
且行去。
问道士玄都,谩看花太息,斜阳易沉,紫陌流光莫。
倚遍画阑,荒了冶游路。
独恨啼声苦。
啼到血乾时,却谁怜、枝头杜宇。
西楼一角,犹弄伤心碧。
不见图中驴背客。
看到斜阳淡淡,遥想倪迂旧颜色。
朔风急。
残鸦半天黑。
望村落晚烟直。
恨钟声、阁住疏林隙。
野寺归来,四桥回首,应有梅花信息。
钟声帆影。
映水垂杨摇不定。
拂水飘绵。
又向长堤试锦鞯。
华严弹指。
三宿而今成隔世。
紫陌东边。
一梦匆匆十六年。
年时曾共巴山雨。
灯船更向秦淮聚。
把酒酬秦淮。
人间几霸才。
知君犹处士。
运掌徒文字。
窗外又潇潇。
停杯话六朝。
除酸涩,原出六朝文。
色泽有余情韵婉,亦能拔帜独张军。
吐气自芬芳。
梦寐海中山。
何限凋残。
岭云大句最辛酸。
四百万人同一哭,别矣台湾。
点将昔登坛。
苦战乡关。
一朝割弃恨无端。
五十年前游钓地,今始能还。
歌吹地。
秦淮旧事犹记。
乌衣巷北小红楼,画船沸起。
淡笼月色榜声中,笙簧遥度空际。
露阑畔,曾悄倚。
玉骢柳下重系。
山围故国一周遭,旌旗四垒。
大江日夜绕南朝,抽刀难断流水。
蕊宫梦起贝货市。
渺当初、花外坊里。
幻想百年身世。
问明珰艳迹,何人还对。
桃叶桃根寒烟里。
莫道青衫薄。
莫负春花约。
江南三月,绿杨城郭。
况青山灼灼。
遍桃花,且尽花前酌。
空里莺声落。
枝上红绒托。
斗草光阴,禁烟时节,金粉楼阁。
羡十里斗红妆,唱彻迎春乐。
轮台过矣。
一瞥三千里。
回望沙洲浮翠。
层云上、歌声起。
古来边戍地。
枕戈追旅思。
今日何分南北。
十三族、一家耳。
江河之势。
谁了当前天下事。
揽辔澄清。
却向沙场万里行。
堂堂七尺。
悄立营门人未识。
慷慨从戎。
剑气飞腾贯白虹。
蔽日拿云,君不见、中华飞将。
冒九死、一身当敌,扶摇直上。
俯视山河皆我有,万年坚壁旌旗壮。
是自家、卧榻那容人,眠酣畅。
阎典史,留榜样。
阎烈士,真好汉。
看两阎忠勇,后先相望。
报国志酬身可死,健儿岂饮仇雠弹。
写千秋、炯炯寸心丹,高声唱。
强兵坚守逾三月。
百年深恨终须雪。
东北望徐州。
昂昂一举头。
狂风吹落叶。
饮尽仇雠血。
铁壁与铜墙。
千秋此战场。
连樯排橹。
对马常磐何足数。
绝顶神龙。
让我空军第一功。
灰飞烟灭。
一炬出云二十节。
招汝亡魂。
送到狼山倭子坟。
早岁流亡变姓名。
一挥泪即掉头行。
暗里桴浮归上国。
唯听。
雄师一吼万山惊。
岛寇横刀终不语。
何处。
黄昏渐近夕阳生。
试问何如共白日。
咫尺。
扫云拨雾自然明。
脚下大江横。
已是行时未忍行。
只见龟蛇青两点,亭亭。
仰望行人若有情。
何事苦西征。
江自东流不住声。
为道明年相见再,腾腾。
逐渐云根冉冉生。
几日不闻战讯,此心长觉悬悬。
听风听雨总难眠。
何况秋声一片。
昨夜梦游东海,依稀又到幽燕。
填然鼓作勇而前。
扫敌乃如掣电。
老子婆婆,摩袖底、青蛇几尺。
誓不与、此仇同列,戴天同立。
马上伏波何矍铄,廉颇健饭谁能识。
率吴阊、白面勇儿郎,灭朝食。
倭寇耳,非所敌。
大小范,都堪忆。
把甲兵十万,蟠罗胸臆。
今日编成常备队,明年痛饮东京驿。
莫羞惭、少壮不如人,新生力。
双红豆,把酒祝东风。
不独和平西麓近,有时雅丽玉田同。
跌宕一时雄。
英雄少,竖子竟成名。
落笔尚饶湖海气,自家重染绣闺情。
一著胜尤生。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