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前的古诗

海沸天崩豁积霾。
轰然排炮怒如雷。
我军突起敌军摧。
八字桥头胆已裂,天通庵口骨扬灰。
六年前地一来回。
难兄弟,唱和更同声。
深美欲兼闳约旨,沈醇况复寄深情。
常派立山成。
柏已参天,千年还傍君侯墓。
艰难国步。
谁向君侯诉。
欲乞侯威,下拜精忠树。
风雷怒。
一时大雾。
隔断门前路。
犹愿供鞭策,自视尚如牛。
但知耕种,不计春稼与秋收。
三十年来飘荡,几万里程奔走,辛苦果何求。
为解苍生困,还我旧神州。
闻此语,思奋发,有吾俦。
掀髯一笑,或许年少可同谋。
收拾边氛事了,整顿炎黄家业,未雨待绸缪。
异日公稀寿,高会胜棋楼。
客有叹于南宋,排金无敢言兵。
吴山立马气纵横。
所以不亡者命。
何似艰危今日,顽倭犯我无名。
亦惟抗战自更生。
孰主议和曰佞。
壮岁还如叶满枝。
新苞含蕊是儿时。
前头才有青青意,转眼顿成袅袅丝。
桥下柳,试思之。
小梅犹复嫩芽姿。
东涂西抹都奇趣,一个罗家小画师。
收藏富,刌度亦劳心。
秀水人才先辈在,有时拥鼻一沈吟。
造语密而深。
夜袭来时,小窗外、一天明月。
闻警报、暗中辨识,解除紧急。
风露全家餐已饱,流离白了慈亲发。
论平生、无畏历多艰,吾何怯。
身在是,心飞越。
耻下泪,甘流血。
虽千万人在,吾能往也。
鲍叔从知有老母,非期苟免先为别。
且濡毫、鼓吹我中华,中兴业。
着意装棉,手中线、针针缝起。
闻道是、沙场霜重,夜凉如水。
侬愿化身成软絮,寒温与共秋风里。
个儿郎、为国作干城,真英士。
我欲问,前方事。
知推进,若干里。
料御寒送到,这包衣被。
勇气益增千百辈,鼓鼙还我山河美。
是衣中、缝就热心肠,非棉耳。
狭路相逢,问出手、灿然何物。
依旧似、大刀英武,神威无独。
斧也辟开新战线,倭儿见者吞声哭。
但落头、如草不闻声,堆成簇。
前队上,后相续。
仇易尽,心难足。
念丈夫本色,包羞忍辱。
到此才酬卅载恨,运斤还羡风来速。
是谁家、手法有真传,真圆熟。
尚有孤军,留最后、鲜红一滴。
准备着、头颅相抵,以吾易敌。
蕴藻滨前钲鼓动,苏州河上旌旗色。
看青天、白日自飞扬,君应识。
众口诵,征倭喜。
望闸北,儿童泣。
问桥头大厦,近来消息。
万国衣冠都下拜,千秋付与如椽笔。
记张巡、许远守雎阳,今犹昔。
湘潭水,弯折世犹疑。
大海波扬容一汲,入时文字莫驱齐。
秋醒独成蹊。
一发江南,笛声吹老愁怀抱。
柳丝环绕。
飞絮知多少。
愿汝归来,愿汝归来早。
百灵庙。
连天衰草。
塞上风光好。
才从雪后消寒意,不见昏鸦。
只见梅花。
渐见衰杨发嫩芽。
何须袖手窗前立,过尽风沙。
料理生涯。
便觉春光到我家。
东鸥影,覆盖草堂人。
积案每多诗画卷,门前又见桂兰新。
座语尽生春。
铁公祠在。
一角斜阳烟柳外。
十里晴波。
水上风来爽气多。
昔年凭轼。
对此明湖无个字。
写入丹青。
阅尽兴亡历下亭。
弟学词乎,今日而言,岂同曩时。
算花间绮语,徒然丧志,后来柳贺,搔首弄姿。
叹老嗟贫,流连光景,孤负如椽笔一枝。
自南渡,始天生辛陆,大放厥辞。
于戏逝者如斯。
念转益多师吾所师。
便白石扬州,遗山并水,豪情逸兴,并作雄奇。
天下兴亡,匹夫责在,我辈文章信有之。
如何可,为他人抒写,儿女相思。
烈日烧空,柳阴多少闲人语。
清凉如许。
未忍消停住。
密布浓云,应作倾天雨。
通光路。
我来视汝。
柳叶轩轩舞。
抒甘苦,词话比雕龙。
弱岁如莺多宛约,晚年气韵转葱茏。
卓绝蕙风翁。
备尝艰苦,在练兵当日,愤然而作。
二十六年多少恨,只恨吾民沟壑。
西来顽寇,铁蹄所至,无不穷其虐。
人间地狱,几回默诵新约。
我祝永久和平,我怀博爱,我愿先锄恶。
勇士丧元原不忘,牺牲以求复活。
上帝鉴余,式凭忠勇,与敌还相搏。
裹君马革,他时画像麟阁。
阿侃今朝都十岁,惊心我入中年。
堂前老母笑而言。
当时儿性劣,最是太婆怜。
儿亦有儿还肖抚,愿他比抚犹贤。
文章不值一文钱。
父书汝莫读,汝祖已云然。
高峙彭城戏马台。
当时仗策几徘徊。
也知刘备饶英气,未许曹瞒论霸才。
成与败,等尘埃。
门前芳草有余哀。
四年梦落徐州道,且为将军一去来。
承湘绮,未必畏前贤。
抱碧灵襟通默契,茝兰杂佩汨罗前。
骚雅应流传。
春意于今透几分。
相看犹喜得闲身。
赏心花事腾腾里,满眼风光日日新。
诗思涩,酒杯勤。
少年龙马是精神。
字书到底无难字,才觉拿翁最可人。
十字街头立足难。
出门未觉世途宽。
去留不尽踌躇苦,左右都成罪恶观。
荆棘里,岂能安。
明知艰险一盘桓。
男儿要有刚强气,肯便随人掉首还。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