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的古诗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
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
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
去路全无千里客,秋泪不见五陵儿。
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
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怜君辞满卧沧洲,一旦云亡万事休。
慈母断肠妻独泣,寒云惨色水空流。
江村故老长怀惠,山路孤猿亦共愁。
寂寞荒坟近渔浦,野松孤月即千秋。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
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
谒帝州辞远,怀亲空有违。
孤舟看落叶,平楚逐斜晖。
北阙见端冕,南台当绣衣。
唯余播迁客,只伴鹧鸪飞。
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
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悠飏。
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
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
地远从军乐,兵强分野闲。
皇家不易将,此去未应还。
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
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
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京华不啻三千里,客泪如今一万双。
若个最为相忆处,青枫黄竹入袁江。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君罢江西日,家贫为一官。
还归五陵去,只向远峰看。
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
遥知到三径,唯有菊花残。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
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
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
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
明通汉家籍,重识府公恩。
春景生云物,风潮敛雪痕。
长吟策羸马,青楚入关门。
伏奏随廉使,周行外冗员。
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秉烛千官去,垂帘一室眠。
羡君青琐里,并冕入炉烟。
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
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
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
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
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背河见北雁,到洛问东人。
忆昔游金谷,相看华发新。
雪深扬子岸,看柳尽成梅。
山色潜知近,潮声只听来。
夜禽惊晓散,春物受寒催。
粉署生新兴,瑶华寄上才。
吏曹难茂宰,主意念疲人。
更事文犀节,还过白马津。
云间辞北阙,树里出西秦。
为报陶明府,裁书莫厌贫。
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
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
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
更有堪悲处,梁城春日斜。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