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的古诗

吾衰驹隙短,君去塞云高。
嘉会生难再,离心别后劳。
风霜随客路,药饵仗儿曹。
何日还三径,音书附羽毛。
汎桴委惊湍,隈隈任所触。
大冶自镕金,焉能顺其欲。
羁鸿隐朔漠,飞翔翼常缩。
独鹤栖瑶林,长鸣念溪谷。
不闻鸾凤音,时恐鹰鹯伏。
百年会有尽,沈忧日夜续。
寸心遥相望,万里见幽独。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
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君臣本朋友,随世分污隆。
先生三季后,独慕巢由踪。
真主出儒素,千秋难再逢。
故人同卧榻,匪直风云从。
孤高一身远,大猷千古空。
岂伊交尚浅,将毋道未充。
卧龙如际此,焉敢伏隆中。
汉帝惜艳色,明妃出后宫。
曲中留哀怨,横塞诗人胸。
茑萝随蔓引,性本异贞松。
众口不瑕疵,多怜所遇穷。
若使太孙见,安知非女戎。
昭阳为祸水,岂让倾城容。
群山作秋容,萧然如静士。
月出烟光融,山空疑远徙。
解鞍步河梁,高天净无滓。
傥值身心閒,景物睹尤美。
因羡耦耕人,销声向云水。
高皇肃人纪,义气忾环瀛。
作庙褒余阙,开关送子英。
微臣知国耻,大节重科名。
呜咽穷泉路,应随正学行。
陶潜经世人,志不关沮溺。
观其咏春蚕,自视侪禹稷。
东皋日荷锄,忧勤同运甓。
春风沂水情,孔颜宜命席。
四海故人尽,为君一系舟。
衰残良会少,謦咳宿心酬。
八十苦无食,千秋岂暇谋。
自惭筹莫助,别后重离忧。
不拜称元诏,甘爰十族书。
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
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
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
盛夏轩车至,精强倍往时。
谁知交手别,永与故人辞。
六郡迟膏雨,三吴满涕洟。
衰残失素友,愁病更难支。
诘旦将戒徒,独步登山冈。
泪枯不能落,四顾魂飞扬。
往时重暂别,而今轻远行。
岂忘岵屺诗,言此裂中肠。
死者不可留,何况客异乡。
家贫无储蓄,老母甘糟糠。
翁性嗜醇醪,客至羞壶觞。
所恨尔长逝,出门增恛惶。
尔能奉晨昏,细大无遗亡。
长兄虽笃谨,不若尔精详。
日夕下山去,身世两茫茫。
名山如胜友,未见意难忘。
即事得馀隙,扁舟下夕阳。
閒情恋云水,浪迹暂家乡。
身世何终极,空嗟去日长。
公既为邦伯,翻称门下生。
自惭无道术,焉敢正师名。
抱病仍求益,忧民实至诚。
斯人若弦剪,终古志难平。
金门同载笔,玉垒数遗诗。
万里面如觌,千秋事所期。
官移临震泽,天与豁离思。
再会无私语,劬躬答主知。
不去为无耻,不言为不忠。
正告中兴主,漠然如瞽聋。
以兹至晚节,心迹有异同。
出入任群小,将相如萍踪。
宫庭匿天氛,边疆多伏戎。
宗臣在东洛,夕命朝可通。
绿野馀清兴,精神已折冲。
安敢谋一身,高举思明农。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
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