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湮的古诗

山围水绕高唐路。
恨密云、不下阳台雨。
雾阁云窗,风亭月户。
分明携手同行处。
而今不见生尘步。
但长江、无语东流去。
满地落花,漫天飞絮。
谁知总是离愁做。
霜须七十期同老,云水之乡。
总挂冠裳。
闲里光阴一倍长。
况逢菊靥篱边笑,风露中香。
报答秋光。
自有仙人九酝觞。
召埭初逢两妙年。
遥林玉树倚风前。
疏梅影里春同醉,红芰香中月一船。
长怅恨,短因缘。
空馀蝴蝶梦相连。
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花样风流柳样娇。
雪中微步过溪桥。
心期春色到梅梢。
折得一枝归绿鬓,冰容玉艳不相饶。
索人同去醉金蕉。
银山堆里庐山对。
舟子愁如醉。
笑看五老了无忧。
大觉胸中云梦、气横秋。
若人到得归元处。
空一齐销去。
直须闻见泯然收。
始知大江东注、不曾流。
向日家居道士,今朝落笔仙乡。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
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
披衣得坐。
无佛众生我。
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
还知么。
就中两个。
鼻孔谁穿破。
荆棘林中,浪夸好手曾穿过。
不起于坐。
畐塞虚空我。
问路台山,婆子随声和。
还知么。
石桥老个。
些子平窥破。
去年同醉,酴醿花下,健笔赋新词。
今年君去,酴醿欲破,谁与醉为期。
旧曲重歌倾别酒,风露泣花枝。
章水能长湘水远,流不尽、两相思。
江头苦被梅花恼。
一夜霜须老。
谁将冰玉比精神。
除是凌风却月、见天真。
情高意远仍多思。
只有人相似。
满城桃李不能春。
独向雪花深处、露花身。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
使君归去。
已近沙堤路。
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
江天暮。
离歌轻举。
愁满西山雨。
璧月光中玉漏清。
小梅疏影水边明。
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
旧愁新恨若为情。
紫禁烟花一万重。
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
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瞳瞳晓色上林庐。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青春不染白髭须。
霭霭朝云,矜春态度。
楚宫梦断寻无路。
欲将尊酒遣新愁,谁知引到愁深处。
不尽长江,无边细雨。
只疑都把愁来做。
西山总不解遮栏,随春直过东湖去。
倚窗人似莺藏柳。
巧语春心透。
声声清切入人深。
一夜不知两鬓、雪霜侵。
何时月下歌金缕。
醉看行云住。
懒将幽恨寄瑶琴。
却倩金笼鹦鹉、递芳音。
花想仪容柳想腰。
融融曳曳一团娇。
绮罗丛里最妖娆。
歌罢碧天零影乱,舞时红袖雪花飘。
几回相见为魂销。
飞云多态,凉飕微度,都到酒边歌处。
冰肌玉骨照人寒,更做弄、一帘风雨。
同盘风味,合欢情思,不管星娥猜妒。
桃花溪水接银河,与占断、鹊桥归路。
人意天公则甚知。
故教小雨作深悲。
桃花浑似泪胭脂。
理棹又从今日去,断肠还似去年时。
经行处处是相思。
守得梅开著意看。
春风几醉玉栏干。
去时犹自惜馀欢。
雨後重来花扫地,叶间青子已团团。
凭谁寄与蹙眉山。
亭亭秋水芙蓉。
翠围中。
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
天机畔。
云锦乱。
思无穷。
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
绿水青山,一轮明月林梢过。
有谁同坐。
妙德毗卢我。
石女高歌,古调无人和。
还知麽。
更没别个。
且莫分疏破。
脱落皮肤,故人南岳峰前过。
只知闲坐。
千圣难窥我。
明月澄潭,谁唱复谁和。
还知么。
锦鳞没个。
莫触清光破。
银钩虿尾。
一似钟繇字。
吏部文章麟角起。
自是惊人瑞世。
西垣准拟挥毫。
不须苦续离骚。
政看翻阶红药,无忘丛桂香醪。
霭霭停云覆短墙。
夭夭临水自然芳。
猗猗无处着清香。
珍重蓦山溪句好,尊前频举不相忘。
濠梁梦蝶尽春狂。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