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的古诗

吴苑秋风飘桂花,残僧羁客叙生涯。
投人诗博云间布,养母钱资庙后茶。
野寺寄泉飞尺牍,湖船摊被护袈裟。
隔年那觅团圞处,独拨松灰坐九华。
无穷山泽炼臞形,几许行藏见性灵。
明月四垂天宇辟,秋钟初扣石堂扃。
閒于竹下愁何事,白彻心中梦自醒。
只合超然绝云影,任人遥指一星星。
青原山色皖江湄,不道来寻是别时。
世出世间双泪尽,吾师吾友一心悲。
难趋觉路呼元伯,谬以音声见子期。
从此无生的须学,净名仍要药王医。
总持翰墨兴堪阑,管领烟霞肯便安。
千地匡庐方筑址,半天黄海已垂竿。
谁将西子廊閒迹,都作南宗位下看。
今日灵岩前立雪,悄然身并老梅寒。
师表身将高士同,异时犹著起衰功。
五羊交臂惟馀我,两浙文心总属公。
春色生于微雨外,远情归自大江东。
滕王阁畔非贪住,不那频年梦寐通。
清凉消却几家烟,亦向飞流岳顶悬。
导得江河原伏地,贮来涓滴尽通天。
藻垂四面簪瓶满,月下中心叠镜圆。
且就桐阴默然坐,已胜云液注丹田。
儿时操弄到于今,今日寥寥太古音。
弹到无声方得手,听来如语只呈心。
瓶花上蚁兼香堕,研水涵龙逗海吟。
近净耳根惟梵呗,即当携此就禅林。
钵饭馀香著一身,竹房宜贮客囊贫。
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
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
归宗旧地归心属,一见同门即甚亲。
四十年前恨不同,高山忽仰客途中。
面当真处才云识,心待归时更叩空。
墨碣字彯池水净,雪房炉射殿灯红。
欣从两世师承地,况自昙摩海岸东。
分茅岭下寻铜柱,薄海人思汉伏波。
列阵不难招象马,为梁真欲架鼋鼍。
山川据险将无敌,金石铭功在不磨。
莫道南征犹缓计,凌烟他日看巍峨。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
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
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
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满城人看将军死,绛履宽衣慷慨行。
戈折肯辜回日志,印留堪对伏波名。
毡裘近血甘当溅,魑魅逢魂必尽惊。
一木不支诚足恨,凌烟高阁后人成。
忆昔光天共帝臣,翠华西狩复南巡。
百蛮奔走千秋事,五岭蹉跎万死身。
兵甲渐加成战地,乡关才出尚比邻。
从来发轫骚人兴,野旷云流望转新。
广郡延袤古桂阳,郡人不省是维桑。
换盐忽漫逢宾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几州真刺史,我来一度旧刘郎。
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孙草尽芳。
一生自是悠悠者,遽落丹霄起爱憎。
岭树重遮千里目,雪山愁送五溪僧。
窗临绝涧闻流水,叶尽孤村见夜灯。
不为困穷宁有此,曲栏愁绝每长凭。
秋风入户一萧骚,隔岁离群梦倍劳。
江阁卧看枫叶尽,楚天吟过雁声高。
传闻已觉生欢畅,未见那能免郁陶。
料得飞飞鸿雁羽,尽将云汉覆蓬蒿。
不谓丹心热欲焚,星光炯炯烛黄云。
从来草泽堪龙见,转忆花田葬虎贲。
去垒燕犹飞旧社,交锋人亦拜高坟。
秦家督责田横在,未必韩彭独策勋。
君向西江去,西江春水深。
回看升斗水,犹苦涸鱼心。
烟锁池塘柳,钟沈台榭灯。
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
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
子春振琴响,卜夏擅诗家。
还邀奕秋戏,一路款冬花。
艰危须仗济时才,儒术于我何有哉。
万里只携孤剑去,群心能捧大明来。
忽蒙汉诏还冠冕,更取峰霞入酒杯。
期向金陵醉江树,东山朝日翠屏开。
韩公谪宦叹崎岖,我亦曾游恨有馀。
催老祇缘千嶂雪,罢朝非为一封书。
晚年好佛心方切,中路逢仙事也虚。
能使世间魑魅息,不烦容徙恶溪鱼。
南地犹思北地寒,今春当作来春看。
上林始信成名易,芳草无忧行路难。
黄雀野田时一见,青骢到处欲为欢。
只今愁煞离弦笛,还望青云整羽翰。
此心期与故人同,独把一杯山馆中。
古往今来只如此,谗言巧佞傥无穷。
孤云独鸟川光暮,九点秋烟黛色空。
欲吊灵均能赋否,楚魂吟去月朦胧。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