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卷的古诗

一宿此禅宫,身同落发翁。
深窗难得月,老屋易生风。
灯冷纱光淡,香残印篆空。
独怜吟思苦,妨却梦西东。
偶种得成阴,修修过别林。
月寒双鸽睡,风静一蝉吟。
映地添苔碧,临池觉水深。
贫居来客少,赖尔慰人心。
行遍东南地,曾看江水源。
袖藏勾漏药,身是老君孙。
去住云相似,枯荣事不论。
九华峰最碧,相对旧柴门。
寥寥钟磬音,永日在空林。
多见僧家事,深便静者心。
虚亭云片泊,侧径石根侵。
此去城间远,君应懒出寻。
贪得无厌者,庆难共此居。
炉中姹女药,案上老君书。
花竹庭阶洁,负烟户牖虚。
道人随分外,安坐不求余。
燕本昔如此,清名千载垂。
谁将囊米施,自拾束薪炊。
柳影连山阁,湖波浸竹篱。
朝昏无别事,只是欲吟诗。
蓬户掩还开,幽居称不才。
移松连峤上,买石带溪苔。
药信仙方服,衣从古样裁。
本无官可弃,何用赋归来。
松边自掩扉,卖药罢方归。
教客认仙草,笑人求紫衣。
惜琴眠处放,玩易语时稀。
风说沅砂贱,闲身去欲飞。
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
唯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
鹊来巢木末,龟出戏蒲根。
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
识君戎马际,今叉十年余。
环海才安息,先生便隐居。
清风三亩宅,白日一床书。
长是閒门掩,邻僧亦不如。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行遍江村未有梅,一花忽向暖枝开。
黄蜂何处知消息,便解寻香隔舍来。
休思孤屿峰,且往看吴中。
一片太湖色,远涵秋气空。
藕塘南北棹,芦港去来鸿。
入幕多僚属,惟君事不同。
只隔烟霞数里间,本期还往共幽闲。
宁知逸羽飞相背,我入山来群出山。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一锡出林去,风霜前路寒。
自言缘事了,方得此身安。
飘叶随禅步,饥食傍野餐。
旧房惟有佛,开着任人看。
疑是梨花发,满园惊乍看。
不能为腊瑞,空自作春寒。
远遁营巢鹊,深埋吐叶兰。
从教艳阳晒,流去作波澜。
才看艳蕾破春晴,又见飞花点点轻。
纵是闲花自开落,东风毕竟亦无情。
应有列仙至,观当灵洞安。
月萝春长蔓,风竹暮生寒。
印下鬼神役,鼎交龙虎欢。
寻常应缘外,多把异收看。
武陵诸腾状,如列在檐前。
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
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
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
相见即相亲,吟坛得几人。
扁舟当是日,胜赏共閒身。
山雨曾添碧,湖风不动尘。
晚来渔唱起,处处藕花新。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秋气日凄清,秋衣纫未成。
在家犹不乐,行路若为情。
几处好山色,暮天群雁声。
分明相忆梦,夜夜出江城。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