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全

卢条
卢条 [唐代]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其诗2联,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魏盈
魏盈 [唐代]

玄宗天宝间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中》有魏盈,为宣宗朝宰相魏扶之祖,不知是否同一人。《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其天宝三载(744)送贺知章归会稽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崔谟
崔谟 [唐代]

生卒年不详。德宗贞元时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在台州,作诗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灵默
灵默 [唐代]

(747—818)唐僧。常州人,俗姓宣。初入京选官,路经洪州开元寺,谒马祖道一,闻禅旨而感悟,遂出家。德宗贞元初,入天台山,住白沙道场。贞元末,移住越州五泄山,世称五泄和尚。

宋休
宋休 [唐代]

生平不详。僧人。《全唐诗逸》收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元德昭
元德昭 [唐代]

(890—967)抚州临川人,后徙馀杭,本姓危,字明远。仕吴越为丞相,赐姓元。后从吴越王钱俶内附。卒谥贞正。

金云卿
金云卿 [唐代]

新罗(今朝鲜南部)人。仕唐,为入新罗宣慰副使、兖州都督府司马。武宗会昌元年(841)为淄州长史。事迹见《旧唐书·新罗传》。《全唐诗逸》存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郢展
郢展 [唐代]

《和汉朗咏集》作野郢展。曾自汴水东归,即兴赋诗。其余不详。《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胡嘉鄢
胡嘉鄢 [唐代]

玄宗时人。《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其天宝三载(744)送贺知章归会稽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虞搆
虞搆 [唐代]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张崇杰
张崇杰 [唐代]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贞元间任青州临淄令。《正德青州府志》卷六存其事迹,并存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玄觉
玄觉 [唐代]

(666—714)唐僧。永嘉人,字明道。俗姓戴。住温州龙兴寺。尝谒六祖慧能,问答相契,便欲辞去,慧能留住一宿,谓之一宿觉。卒谥真觉大师。有《永嘉集》。

卢元辅
卢元辅 [唐代]

(774—829)滑州灵昌人,字子望。卢杞子。少以清行闻于时。进士及第,授崇文馆校书郎。杞死,德宗念之不已,特恩拜元辅左拾遗,历杭、常、绛三州刺史。考课最高,诏授吏部郎中,累进兵部侍郎,出为华州刺史,卒。元辅端静介正,人不以杞之恶为累。

崔行检
崔行检 [唐代]

生卒年不详。字圣用,代宗时任池州刺史。按永泰二年(766)江西观察使李勉奏置池州,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崔刺池州当在代宗时。

奉蚌
奉蚌 [唐代]

生平不详。僧人。《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詹雄
詹雄 [唐代]

唐末福州人,字伯镇。工诗,与陈黯等齐名。不第而终。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下之及门者。

绍伯
绍伯 [唐代]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无了
无了 [唐代]

唐僧。泉州莆田人,俗姓沈。宪宗元和前后在世。七岁出家。后嗣马祖道一。归住泉州龟洋山,世称龟洋和尚。卒年八十,谥真寂大师。

康珽
康珽 [唐代]

一作康

陆善经
陆善经 [唐代]

吴郡吴人。博通经史。玄宗开元中,为宰相萧嵩、张九龄荐入集贤院,预修国史、《六典》及《开元礼》。迁集贤直学士,官河南府仓曹参军。天宝初,预注《礼记·月令》。终官国子司业、集贤殿学士。

苏替
苏替 [唐代]

生平无考。一说为苏晋之误。《全唐诗逸》收诗1首,出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解叔禄
解叔禄 [唐代]

曾至长安。其余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桓颙
桓颙 [唐代]

生平无考。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法藏
法藏 [唐代]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孟不疑
孟不疑 [唐代]

中唐时进士。宪宗元和间客居昭义,与祝元膺为友。自云曾遇怪,遂皈依佛教,不复应举。颇能诗。事迹见《酉阳杂俎》卷一五。《全唐诗》存断句2。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