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的词语

  • 151、三佛土: 三佛土 [出华严经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
  • 152、三宿梦: 词目:三宿恋拼音:sān xiǔ mèng解释:即“三宿恋”,喻指对人或事物有眷恋之心。
  • 153、问三老: 如果想办好事情,就要先请教几位有经验的老人。
  • 154、连三别四:与三还连着,就忙着与四告别了。
  • 155、三军用命:全军都奋不顾身地执行命令。
  • 156、三风刻: 国标麻将中的番种,又称大三风。
  • 157、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 158、空谷三隐:明末,松江“夏氏三隐”。
  • 159、一举三得: 一举三得yī jǔ sān dé (1) 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英 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 160、过三年: 过三年是一个传统,古代遗留下来的,与人死后要过七天一个意思,为的是纪念他们失去的亲人。
  • 161、三病难治: 三病难治 [出涅盘经] 一谤大乘大乘即佛菩萨所乘之法也。
  • 162、三角尺:三角尺(set square),也称为三角板,是一种常用的作图工具。
  • 163、夷三族:夷三族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刑名,有说是父母、兄弟、妻子是三族;还有的说,是以父亲、母亲、妻子为三族。
  • 164、三七灰土:灰土系用一定量的石灰与土拌合夯压而成。
  • 165、五迷三道:1.有两个义项: 2.形容神志不清的样子。 3.让人弄不明白。#####
  • 166、假迷三道: 指人说话很假,不真诚。
  • 167、三阳元体: 形容胆量大而有自信。
  • 168、顺逆三关: 盖三关自有为入无为者,渐法也。
  • 169、三上之功:古人的“三上”是指枕上,马上,厕上。
  • 170、官三民四: 都差不多。
  • 171、号令三军:表示命令三军,通令三军的意思。
  • 172、三衣名义:三衣名义[出翻译名义] 一僧伽梨梵语僧伽梨。
  • 173、三吏、三别: 杜甫的六首诗的简称。 分别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这些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 174、全取三分:所谓的“全取三分”指的是确定了比赛的胜利、保住了胜果,3分拿到了的意思。
  • 175、三次色: 由三种原色调配成的色相。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基本释义

数词(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2) 同本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三,数名。——《广韵》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4) 表示多数或多次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名词(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5) 指三颗星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8)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