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的词语
- 176、二意三心: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 177、三头恶龙: 三头恶龙サザンドラ是口袋妖怪(又译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第五世代中登场的怪兽之一,是本作的种族值600的准神。
- 178、三起三落: 三,表示多次或多数;三起三落,指多次的升起和下落。
- 179、推三拉四: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180、三足鼎力: 有三方的势力,谁也不能取得绝对优势。
- 181、下三: 1.品行不端的;不成材的。
- 182、着三不着两: 着三不着两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1) 指考虑不周,言行轻重失宜 英 ill-considered
- 183、三种成佛: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
- 184、三代单传:三代都是一脉传承。
- 185、三华集: 明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
- 186、茶三酒四:事酒﹑昔酒和清酒。
- 187、三虫三草:三虫 sānchóng 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去死肌,杀三虫。
- 188、三长物: 三长物 [出摩诃僧祇律] 一衣长物衣长物者。
- 189、三人市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 190、三朝回门: 结婚三天后回娘家。
- 191、三信三不:佛教术语,又作三不三信。
- 192、三华聚顶: 又称三花聚顶、三阳聚顶。气功术语。指肾气、真气、心液,合而为一,上聚于脑。
- 193、三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 194、三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 195、喜报三元:是喜鹊和三只桂圆的图,通过取喜鹊之首字和三只桂圆之“元”字来寓意的。
- 196、三月: 三月sānyuè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英 march (2)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英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third moon (3) 三个月 英 three months
- 197、三心四相: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 198、三八妇女节: 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 199、三代同堂:家里有三辈人同时在世,孙子辈,爸妈辈,爷爷奶奶辈三代人。
- 200、三代还宗: 也就是一个男的入赘到女方,就要改姓女方的姓,然后到第三代出生的孩子又要改为爷爷原来的姓。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数词(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2) 同本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三,数名。——《广韵》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4) 表示多数或多次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名词(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5) 指三颗星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8)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