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乞的词语

  • 51、乞四:复姓。唐代有乞四比羽。见《新唐书》。
  • 52、乞两: 1.亦作"乞良"。 2.犹悲痛,凄凉。
  • 53、乞袁:复姓。北魏有乞袁氏。
  • 54、乞期:请求续假。
  • 55、乞人: 乞人qǐrén (1) 乞食的人 英 beggar
  • 56、乞士:比丘的别称。
  • 57、乞病:因病请求辞职。
  • 58、乞归: 1.请求辞职回乡。 2.请求交给。
  • 59、乞伏:复姓。晋有乞伏国仁。见《晋书》。
  • 60、乞力: 1.方言。劳累。 2.复姓。唐有乞力徐。见《新唐书.郭知运传》。
  • 61、乞假: 1.借贷。 2.请托。
  • 62、乞索儿: 犹乞食者。
  • 63、乞乞缩缩:颤抖的样子。
  • 64、乞遗:赠送。
  • 65、乞与:给与。
  • 66、乞言: 1.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 2.泛指请求教言。
  • 67、乞银:鲜卑语称马。
  • 68、乞头:讨取头钱。
  • 69、乞儿乘车: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
  • 70、乞藏: 1.亦作"乞臧"。 2.复姓。唐有乞藏遮遮。见《新唐书.韦皋传》。《新唐书.吐番传》作乞臧遮遮。
  • 71、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 72、乞寒胡: 见“乞寒 ”。
  • 73、乞降: 乞降qǐxiáng (1) 请求投降 英 beg to surrender
  • 74、乞火人: 指推荐贤士的人。
  • 75、乞命: 1.请求宽宥生命。 2.请求命令。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TNB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2) 同本义乞,谓行匄也。——《苍颉篇》郑伯乞盟。——《春秋·僖公八年》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以钱币乞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乞为囚虏之不暇。——宋· 苏轼《教战守策》瑞亦屡疏乞休。——《明史》(3) 又如:乞化(乞讨;化缘);乞言(求取可行的善言);乞邻(向邻人求取);乞粮(求人济助粮食);乞活(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乞募(求募);乞麾(求住地方长官);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神威);乞请(乞讨)(4) 引申为请求,希望乞,求也。——《广韵》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左传·隐公四年》(5) 又如:乞匄(乞求);乞免(求人赦免;自请免官);乞师(求人出兵相助);乞鞫(请求复审);乞念(乞求考虑);乞哀(乞求怜悯、饶恕);乞和(求和);乞命(请求宽宥生命)(6) 被;叫那和尚猛可地乞他摔住。——《清平山堂话本》乞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水浒传》名词(1) 乞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话》(2) 又如:乞俭(乞丐)(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