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争的词语
- 101、府院之争: 词语解释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争斗。1917年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总统黎元洪则由国会相助,表示反对。段祺瑞指使督军团强迫国会通过宣战案未成,要求解散国会,被黎元洪免职。段即在天津策划武力倒黎。时称“府院之争”。
- 102、俄法一八一二年战争: 词语解释⒈ 1812年俄国人民反对法国拿破仑侵略的战争。1812年6月,拿破仑一世率军入侵俄国。俄军战略撤退,避免与法军决战。9月7日,俄军在库图佐夫指挥下,于莫斯科附近的波罗底诺与法军决战,重创法军后撤离莫斯科。法军占领莫斯科后,寻俄军作战不得,因寒冬临近,被迫撤退。一路上不断遭袭击,损失惨重。入侵俄国的失败是拿破仑帝国走向崩溃的开始。
- 103、常规战争:使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
- 104、楚汉相争: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 10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词语解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ǎi huā qí fàng,bǎi jiā zhēng míng ]⒈ 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引证解释⒈ 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引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成语解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106、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词语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bó luó bēn ní sā zhàn zhēng shǐ ]⒈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 107、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 108、布匿战争: 词语解释⒈ 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共三次。公元前264年,双方为争夺西西里岛而爆发战争,后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取得战争胜利。前218年迦太基远征意大利,开始第二次战争,曾连败罗马军,但因孤立无援,后罗马军反攻,迦太基战败求和。前149年,罗马为彻底消灭迦太基再次挑起战争,前146年罗马军攻陷迦太基城,结束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 109、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词语解释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ào dì lì wáng wèi jì chéng zhàn zhēng ]⒈ 1740-1748年欧洲的一场国际性战争。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因无男性继承人,立遗嘱由女儿玛丽亚·特利莎继承奥地利所有领地。但普鲁士、法国等国反对,引起战争。奥地利在英国、俄国等国支持下,保住了玛丽亚·特利莎的继承权。但普鲁士夺得西里西亚,成为强国。
- 110、战争: 战争zhànzhēng (1) 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例 战争罪行 英 war
- 111、争论: 争论zhēnglùn (1) 各执己见,互相辩论 例 他和父亲之间的一些争论 英 controversy;argue; contend;skirmish
- 112、争斗: 争斗zhēngdòu (1) 殴打;打架 例 因一点小事而争斗 英 fight (2) 泛指双方互不相让,力求取胜 例 为土地所有权争斗了多年 英 war;strife;struggle
- 113、斗争: 斗争dòuzhēng (1) 矛盾双方的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 英 struggle;fight (2) 群众当面批判、控诉 英 accuse and denounce at a meeting (3) 努力奋斗 英 strive for;fight for
- 114、争相盛开: 形容花朵拥簇的开放,好像互相竞争一般。
- 115、矜而不争: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116、争敚: 争敚zhēng duó (1) 竞争抢夺 例 今之争敚。——《韩非子·五蠹》 英 contend
- 117、争校: 1.争竞,计较。
- 118、不争不抢: 没有要争抢的意识,形容很乖巧,也表示没有志气
- 119、争先士卒:士卒;士兵。士兵作战勇敢,争着向前。
- 120、士争凑燕: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比喻人才赴集,得人心。
- 121、争名逐利: 同“争名夺利 ”。
- 122、逐利争名:争夺名位和财利。
- 123、逐争:争夺。
- 124、执争: 1.亦作"执挣"。 2.坚持己见,不妥协。 3.口角;争吵。
- 125、郑人争年: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6
- 繁体争
- 五笔QVHJ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2) 同本义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争所有余。——《墨子·公输》几只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民争负薪。——《资治通鉴·唐纪》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4) 辩论;争论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在丑不争。——《孝经》。注:“竞也。”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注:“对辩曰争。”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6) 争胜,争着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争延之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诸将果争前抱持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争奇(竞相逞其奇特)(8) 争斗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10) 竞争;较量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12) 〈方〉∶欠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巴金《兄与弟》(13) 相差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 杜荀鹤《自遣》(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争差(差错;差别)名词(1) 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2) 姓代词(1) 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片言争敢动吾皇。——《警世通言》(2) 如:争知(怎知);争似(怎似);争耐(怎标;无奈)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