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从的词语

  • 276、从中作祟: 在中间做坏事。
  • 277、溯流从源:溯:逆流而上。顺水流上溯河源。比喻寻根究底
  • 278、无从诉说: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
  • 279、送从:护送随从。
  • 280、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sāncóng-sìdé (1) 古代中国妇女应有的品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英 the three obediences obey her father before marriage, her husband when married, and her sons in widowhood and the four virtues (morality, proper speech, modest manner and diligent work)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spiritual fetters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 imposed on women in feudal society
  • 281、从价税: 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 282、帅从:相率归从。
  • 283、疏从: 1.亦作"疏从"。 2.指堂房亲属。
  • 284、恕难从命: 请宽恕我无法听从你的命令。
  • 285、从祖叔: 祖父亲兄弟(即从祖祖父)的比父亲年幼的儿子,即父亲的堂弟(即从父弟)。
  • 286、从祖叔父:祖父亲兄弟的比父亲年幼的儿子,即父亲的堂弟。
  • 287、从叔父: 二.从母叔父。
  • 288、誓死不从: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 289、唯命是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也作“惟命是从”。
  • 290、惟命是从: 惟命是从wéimìng-shìcóng (1) 惟命是听 英 be at sb.’s bidding;like wax in sb's hand;do as one is told;like wax in sb.'s hand;do as one is told;be absdutely obedient
  • 291、从新开始: 就是忘记过去从头另来。1、做一件事情中途停止,从新开始在做这件事情。2、有的重新开始是吵架之后不想放弃对方,所以重新在一起,不再为之前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伤对方的心。
  • 292、从一始终: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 293、侍从: 侍从shìcóng (1) 指在帝王或官吏身边侍候卫护的人 例 陛下在他的侍从簇拥下走向祭坛 英 retinue;aide;attendant
  • 294、审慎从事:谓做事不认真,不细致。
  • 295、舍本从末: 舍本从末shě běn cóng mò (1)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例 如果作者本没有什么新颖独创之见,却勉强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类来等着读者喝采,那是舍本从末的作法。——《义论、考据和辞章》 英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 296、少从:古谓出国使者随从中之地位低微者。《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或云从行之微者也。"一说为使者的少年随从。
  • 297、善善从长: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 298、散从官: 宋代官府差役。
  • 299、柔从:柔和顺从。
  • 300、从戎: 从戎cóngróng (1) 参军 例 投笔从戎 英 enlist
  • 拼音cóng
  • 注音ㄘㄨㄥˊ,ㄗ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WY
  • 五行

基本释义

có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zò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