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伐的词语
- 126、矜功伐善: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 127、枞金伐鼓:指敲锣打鼓。
- 128、伐鼓:古时作战以击鼓为进攻的信号。
- 129、伐閲:1.功绩和资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汉书·车千秋传》:“ 千秋 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閲功劳。” 颜师古 注:“伐,积功也。閲,经歷也。”《陈书·傅縡传》:“朝臣以 华 素无伐閲,竞排詆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且自古之名家,考伐閲,程爵位。”2.指记功簿册。《汉书·朱博传》:“檄到,齎伐閲诣府。”
- 130、伐树削迹:正人君子不为世所容。出自《庄子·天运》
- 131、伐异: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 132、伐善攘羭: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 133、伐木累: 亦以为英语,作家庭,孩子,祖先,家庭的,家族的等解释。
- 134、伐枳之咏: Fá zhǐ zhī yǒng,谓颂扬官吏有善政。
- 135、伐取: 1.攻占。 2.砍伐取得。
- 136、伐器: 1.作战的武器。
- 137、伐人:善于击刺的人。
- 138、伐国:征伐别国。
- 139、伐叛:讨伐叛逆。
- 140、伐生:残害生命。
- 141、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
- 142、伐命:戕害性命。
- 143、伐阇罗:佛教名词。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金刚。相传为古印度婆罗阿迭多王之子,后佛教以为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
- 144、伐兵:谓通过两军对战而取胜。
- 145、伐毛换髓: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 146、伐枳:《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
- 147、伐炭:伐木烧炭。
- 148、伐杀:杀戮。
- 149、伐棠: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 150、伐乌林:吴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 拼音fá
- 注音ㄈㄚˊ
- 笔划6
- 繁体伐
- 五笔WAT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2) 同本义伐,击也。——《说文》伐,杀也。——《广雅》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4) 砍伐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6) 讨伐,进攻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10) 败坏,损伤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12) 打破、挫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13) 敲击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15) 引申为开凿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16) 批评,责备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17) 又如:口诛笔伐名词(1) 通“阀”。功劳,功业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3) 畎上高土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