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何的词语

  • 26、何求之有:已经有了你,也就别无所求了。
  • 27、何辞:何辞,意思是什么言辞
  • 28、何以为安: 又有何处可以安定下来呢。
  • 29、何所以: 应该是“似所何”,意思就是“像什么”。
  • 30、何其多:表示惊叹某事某物多得让人吃惊的意思。
  • 31、何其苦: 这是多么苦。
  • 32、何为不可: 为什么不行。
  • 33、何为不乐: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 34、干君何事:干:关涉;君:你的尊称。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
  • 35、何景明:何景明(1483-1521)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同主张复古,但不尽相同。有《大复集》。
  • 36、何德何能:没有德行和能耐。
  • 37、何典:什么样的典籍。
  • 38、何所有:有些什么财物。
  • 3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 40、何所为: 为了什么目的。
  • 41、何时何地:无论何时 wúlùn héshí 在任何时候;不论何时欢迎无论何时表现出的独创性
  • 42、梦归何处: 表示对自己的故乡或者起点的失落或者无法认同的模糊,同时对未来的终点或者期望却无处可安放,表示一个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所心安的恐惧与悸动。
  • 43、夫欲何求:我已经没有别的要求了,知足了。
  • 44、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4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
  • 46、为虺弗摧,为蛇若何: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 47、天涯何处无芳草:引用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第二是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平时使用常指第二种。
  • 48、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wúkě-nàihé huā luòqù (1) 毫无办法 使花儿不谢落。比喻腐朽的、反动的、没落的东西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也指无法挽回的败局 英 flowers will die,do what one may
  • 49、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词语解释⒈  俟:等待。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 5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词语解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⒈  《左传·僖公十年》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后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引证解释⒈  伏剑而死。后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引《左传·僖公十年》载:晋 献公 死后, 晋 大夫 里克 先后杀公子 奚齐 、公子 卓 及大夫 荀息,新君 晋惠公 即位后杀 里克。将杀 里克 时, 惠公 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郭小川 《学习笔记》:“把学习文化和‘死啃书本’混为一谈,也是一种诡辩,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国语辞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yù jiā zhī zuì hé huàn wú cí ]⒈  春秋时晋献公亡,大夫里克欲迎公子重耳,乃杀公子奚齐与卓,逼辅国大夫荀息自缢。夷吾即位,欲杀里克,乃遣使者告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乃伏剑自缢而死。典出《左传·僖公十年》。后用以指存心诬陷他人,总是可以找到借口。
  • 拼音
  • 注音ㄏㄜˊ,ㄏㄜ,ㄏ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SKG
  • 五行

基本释义

代词(1) 什么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3) 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如土石何。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5) 哪里,什么地方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7) 谁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8) 哪样,哪点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动词(1) 问,盘问,诘问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3) 通“诃(呵)”。谴责;呵斥何,与诃通。——《正字通》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副词(1) 岂:怎 。如:何以这样?;几何?(2) 甚;多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语气词(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