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何的词语

  • 51、童子何知:童子:小孩子。小孩子懂得什么
  • 52、人生何处不相逢:〖释义〗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 53、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词语解释⒈  缦:通“蔓”。事端在微小的时候如不杜绝,蔓延起来怎么办?形容错误或坏事在其萌芽状态时就要根除,不让其发展下去,赞成祸患。
  • 54、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词语解释⒈  堪:忍受。树林已长成这样,人又怎么能够忍受呢?表示对眼前事物发生的巨大变化,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慨叹。
  • 55、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词语解释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⒈  既然有今日的如此结果,何必在当初那么做。用以感慨现今的不如意,而深悔过去的错误。例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红楼梦》英if there must be today,then why should there have been other days; if I had known it would come to this,I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 if it has to be like this now,it's a pity it was even like that in the beginning;国语辞典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jì yǒu jīn rì hé bì dāng chū ]⒈  既已落到今日如此地步,当初又何必那么做?多用以表示悔意或指责他人。引《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56、教我如何不想她:《教我如何不想她》作者:何处听雨。
  • 57、鸿飞冥冥,弋人何篡: 词语解释⒈  冥冥:远空;弋人:猎人;篡:非法夺取,此指猎取。大雁飞向远空,猎人就无法获得它了。比喻远走避祸。
  • 58、何梅协定: 词语解释⒈  1935年,日本侵略军为进一步控制华北,调大批关东军入关,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向国民党政府军委会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提出了取消河北境内中国的一切党政机关;撤退驻河北的国民党军队;解散北平分会政训处等机关;取缔全国一切反日团体,禁止一切抗日活动等要求。经国民党政府同意,何应钦于7月6日复函梅津美治郎,全面承诺日方的无理要求,出卖了华北大部分主权。这一协议习惯上称《何梅协定》。
  • 59、何震: 词语解释⒈  明代篆刻家。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婺源(今属江西)人。篆刻敢于创新,风格端重苍劲,与文彭并称“文何”。为“皖派”创始者。著有《续学古编》等。
  • 60、何以家为: 词语解释⒈  还要家干什么。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情去考虑个人的家庭问题。
  • 61、画法几何: 词语解释⒈  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空间几何形体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
  • 62、非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是指不同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几何体系,简称为非欧几何,一般是指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双曲几何)和黎曼的椭圆几何。
  • 63、夫复何言: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 6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词语解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⒈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亦作:成也萧何败萧何。引证解释⒈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 为人告反, 吕后 欲召,恐其不就,乃与 萧相国 谋,诈令人称 陈豨 已破,紿 信 曰:‘虽病强入贺。’ 信 入,即被诛。引信 之为大将军,实 萧何 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 萧何,败也 萧何 ’之语。”后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这非是我成也 萧何,败也 萧何,做恁的反覆勾当。”《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当初是 萧何 荐某为将,后来又是 萧何 设计,哄某入 长乐宫 害命;成也 萧何,败也 萧何,某心上至今不平。”亦作“成也萧何败萧何”。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 萧何 败 萧何。”国语辞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yě xiāo hé ]⒈  汉初萧何荐韩信为大将军,后又助吕后设计杀害他。典出亦比喻为做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元·无名氏。引《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用以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由同一人造成的。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赚蒯通·第一折》:「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恁的反复勾当。」
  • 65、成也萧何败萧何: 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 66、成何体面: 词语解释⒈  算作什么样子。
  • 67、成何世界: 词语解释⒈  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 68、从何说起:从哪里开始说
  • 69、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词语解释⒈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成语解释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 70、不亡何待:不灭亡还能等待什么。即必然灭亡。
  • 71、何去何從: 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去取。
  • 72、莫之谁何: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73、何哉:什么、为什么。
  • 74、天何言哉:百物自然生长天何曾说过什么呢?。
  • 75、意欲何为: 指人想干什么事情。
  • 拼音
  • 注音ㄏㄜˊ,ㄏㄜ,ㄏ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SKG
  • 五行

基本释义

代词(1) 什么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3) 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如土石何。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5) 哪里,什么地方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7) 谁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8) 哪样,哪点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动词(1) 问,盘问,诘问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3) 通“诃(呵)”。谴责;呵斥何,与诃通。——《正字通》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副词(1) 岂:怎 。如:何以这样?;几何?(2) 甚;多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语气词(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