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借的词语

  • 226、借歌寄情: 用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来反衬自己的内心情炽热的感情通过音符传播出来。
  • 227、借吉:旧指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成婚。
  • 228、借你吉言:借你吉言是指表达接受发言人的祝愿,并希望成真的行为。
  • 229、借或:即或,即使。
  • 230、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jièshī-huánhún (1) 迷信传说人死后灵魂还会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陈腐的旧事物改头换面,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下再一次冒出来 英 (of a dead person's soul)find reincarnation in another's corpse——(of sth.evil)revive in a new guise
  • 231、借麾:旧指大臣自请出任州郡长官。
  • 232、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jiètí-fāhuī (1) 借谈论另一事为题而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意图 英 make use of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to put over one's own ideas
  • 233、黄生借书说: 散文篇名。清代袁枚作。文章从一青年学士向作者借书谈起,指出借书读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拥有藏书的人却往往不读书,并举自身经历为例,勉励后人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层次分明,说理透彻,语言诚恳亲切。
  • 234、借换: 1.向人借贷。 2.汉字书法。为结体美观而省并变换笔划或移易偏旁位置,称为"借换"。
  • 235、换借:借贷。
  • 236、借观: 1.借阅。 2.犹借鉴。 3.犹言试看,有引以为例之意。
  • 237、借镜观形:借:凭借。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 238、雇借: 1.雇用。
  • 239、借故: 借故jiègù (1) 假借某种原因 例 借故退席 英 find on excuse
  • 240、告借: 告借gàojiè (1)告贷 英 causion;admonish
  • 241、浮借:指时借贷。
  • 242、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jiègǔ-fěngjīn (1) 假借评论古代人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生活 英 use the past to disparage the present
  • 243、借读费: 借读费解释近似于择校费。借读费,是针对学生跨省、市(地)、县(市、区)借读,占据了当地一定的教学资源所收取的费用。
  • 244、借绯: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
  • 245、借牙绯: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牙绯'。绯,大红色。
  • 246、借访:犹言拜访,访问。"借"为表敬之辞。
  • 247、恩借: 1.谓帝﹑后给予的恩惠和宽容。
  • 248、借方差额:指企业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所投入的资金大于在被投资企业中按实际拥有份额计算出的成本的那一部分差额。贷方差额是小于时的差额。
  • 249、借掇:以借为名取人钱物。
  • 250、借端: 借端jièduān (1) 以某件事为借口 例 借端发作 英 use as a pretext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AJG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2) 借进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借也。——《广韵》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借旁近与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允修借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借者之用心。其借书亦类予。(3)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4) 借出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5) 又如:他借书给我们;借给他几块钱;借一肩儿(挑担者让别人替自己挑一会,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赁(租借)(6) 帮助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动词(1) 假托;借口若苟有以藉口。——《左传·成公二年》(2) 又如:借言(借口,假托的理由);借情(假托某种情况或缘故)(3) 凭借;依靠借子杀之。——《墨子·公输》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韩非子·孤愤》借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借寨墙为蔽。——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借征入境。——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4) 又如:借倩(托请);借水行舟(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条观条件办事);借步檐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护自己);借势儿(乘机)(1) 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借第令母斩。——《史记·陈涉世家》(2) 又如:借使(假设连词。假如,倘若;即使,纵然);借若(犹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