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兑的词语
- 1、外兑:“外兑”,即“出兑”,是在中国北方: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经常使用的词汇,在南方地区少用。其含义为转让经营的店铺,店铺一般包括饭店、旅店、超市等等。
- 2、通兑: 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处兑取(钱款)。
- 3、掺兑:把成分不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
- 4、折兑: 折兑zhéduì (1) 折算兑换 英 exchange (gold or silver) for money
- 5、正兑: 清代运送京仓的漕粮,充八旗、三营的兵食。
- 6、上兑:旧时向政府交纳捐官银两叫"上兑"。
- 7、开兑:开始支付。
- 8、交兑: 1.交换;兑换。
- 9、弹兑: 1.谓称兑银子。
- 10、打兑: 打兑dǎduì (1) 〈方〉照顾;料理 例 她打兑着孩子们睡了 英 arrange (2) 债权人转移债权 英 to transfer the creditor's right
- 11、兑便: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
- 12、兑头:零头,秤兑金银中的小差额。
- 13、兑说: 1.亦作"兑说"。 2.喜悦。
- 14、兑子: 兑子duìzi (1) 奕棋时,双方互相让对方吃掉一子 英 exchange
- 15、兑人:巫师。
- 16、兑准:称准,秤足。
- 17、兑转:交换。
- 18、兑支:支给。
- 19、兑泽: 1.犹润泽。 2.特指帝王恩泽,仁政。
- 20、砸兑: 1.追问确实。
- 21、兑运:明代漕运方式之一。由官军代运漕粮,百姓付予相应的路费和耗米。
- 22、匀兑: 匀兑yúnduì (1)腾出,让出部分给人 英 divide and share
- 23、兑悦: 1.亦作"兑说"。 2.喜悦。
- 24、雩兑: 1.祭祀祈雨。兑﹐通"说"。祭名。
- 25、兑域: 1.指西方。古人以八卦配八方,兑为西方。
- 拼音duì,ruì,yuè
- 注音ㄉㄨㄟˋ,ㄖㄨㄟˋ,ㄩㄝˋ
- 笔划7
- 繁体兑
- 五笔UKQB
基本释义
duì形容词(1) (会意。从人,从囗,八象气之舒散,兄者与祝同意。从八,与曾同意,今字作悦。本义:喜悦)(2) 同本义兑,说也。——《说文》兑为口。——《易·说卦》兑者说也。——《易·序卦》佞兑而不曲。——《荀子·脩身》。注:“兑,悦也。”见由则兑而倨。——《荀子·不苟》豫通而不失乎兑。——《庄子·德充符》多兑道以为上。——《管子·七臣七主》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淮南子·泰族》(3) 又如:兑悦(喜悦)(4) 通“锐(ruì)”。锋利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其两末。——《墨子·备城门》为人巧转而兑利。——《管子·小匡》兑则若莫邪之利锋。——《荀子·议兵》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史记·天官书》动词(1) 更换 。如:兑转(交换);兑拨(调拨;调给);兑支(支给);兑便(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兑命(抵命);兑坊(小当铺);把外币兑本国货币(2) 用天平称银子 。如:兑准(称准,秤足);兑头(零头,称兑金银中的小差额);兑银子(3) 拼你这剪径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做这老性命不着,与你兑了罢!——元·佚名《京本通俗小说》(4) 搀合 。如:这酒是兑了水的(5) 指象棋中的拼子。即牺牲己方的棋子以换吃对方的棋子 。如:兑马;兑车名词(1) 《易》卦名。八卦之一;又六十四卦之一。象征沼泽 。如:兑人(巫师)(2) 西方。古人认为兑为西方之卦,故亦用以称西方 。如:兑隅(西边);兑域(西方)ruì暂无详细释义yuè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