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六的词语

  • 276、六舞:"六舞”,又名 "六乐”。分别是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六种乐舞。 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 277、六务: 1.谓国君所必须勉力从事的六事。 2.宋代于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之蕲口所设之六处官方茶叶贸易机构。也称六榷务。
  • 278、人五人六儿: 人五人六儿rénwǔ-rénliùr (1) 装模作样,假正经 英 airs and graces;put on one's frills
  • 279、五运六气: 中医学名词。古代医家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和阴、阳、风、雨、晦、明(《素问•至真要大论》以风、热、湿、火、燥、寒为六气。)六气的流转(即所谓“气运”),以推断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 280、五黄六月: 五黄六月wǔhuáng-liùyuè (1) 指天气炎热时,即农历五、六月 英 hot weather in early summer;the hottest time in lunar fifth and sixth months
  • 281、五颜六色: 五颜六色wǔyán-liùsè (1) 泛指各种颜色 英 of various colours;with all colours of rainbow;multicoloured;colourful
  • 282、六一翁: 对六一居士的敬称。
  • 283、六纬: 1.六种纬书。即《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 2.指五脏(心肝肺肾脾)及胆。
  • 284、六味:苦﹑酸﹑甘﹑辛﹑咸﹑淡。
  • 285、六微: 1.指臣下六种微妙幽隐之事。 2.古代研究人体病变原理的术语。《素问》有《六微旨大论篇》﹐姚止庵题解云:"天有六气﹐人有三阴三阳﹐上下相应﹐变化于是乎生﹐疾病于是乎起;其旨甚微﹐故曰六微旨大论也。"因以"六微"指医道。
  • 286、六王: 1.指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2.指周之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 3.指战国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王。
  • 287、十六烷值: 表示柴油发火性能的指标。将试样柴油与由十六烷(其十六烷值规定为100)和α甲基萘(其十六烷值规定为0)配制的标准燃料进行对比试验,当试样柴油与某一配制标准燃料发火性能数据一致时,该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率,即为试样柴油的十六烷值。
  • 288、六神丸:六神丸,清凉解毒,消炎止痛。
  • 289、六尺之托:谓受嘱托抚育遗孤。
  • 290、六尺之讬: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 291、三推六问:谓反复审讯。
  • 292、灰泊六秃:指灰头土脸,一副邋遢像。
  • 293、三途六道:“六道”是佛教世界观的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即“三涂”。
  • 294、六一儿童节: 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利,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 295、铜头六臂:神道的形状。
  • 296、六和亭: 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西部驮垟圩村。
  • 297、六州铁: 《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载,罗绍威为天雄节度使,辖魏·博六州四十三县。
  • 298、六帖:唐科举考试﹐进士﹑明经科都有帖经试。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过帖经考试﹐故称"六帖"。参阅《通典.选举三》﹑宋程大昌《演繁露.六帖》。参见"帖经"。
  • 299、六条: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指晋诸郡中正荐举贤才的六项标准。
  • 300、挑么挑六:刁难、挑剔。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UYGY
  • 五行

基本释义

数词(1) 五加一的和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六主律。——《易·本命》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5) 六次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名词(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