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六的词语

  • 76、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词语解释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yī jiǔ sān liù nián chūn zài tài yuán ]⒈  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77、阴六: 1.指十二律中的六吕。 2.道教谓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阳九﹐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故百六亦称阴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即阴六。 3.厄运或灾害。
  • 78、用六:《易》《坤》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六。
  • 79、象六:骰子的别称。
  • 80、现代十六家小品: 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 81、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 82、三百六十节: 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
  • 83、三班六房: 旧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指分掌缉捕罪犯、看守牢狱、站堂行刑等职务的快、皂、壮三班和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书办、胥吏。
  • 8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⒈  指陷入困境时,别无办法,一走了事。英the best policy is to go away;引证解释⒈  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国语辞典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 zǒu wéi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条。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喜得我是孤身,又无家小连累,不若收拾了细软行李,打个包儿,悄悄的躲到别处,另做营生,岂不干净?」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我打他不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只是跑,只是跑。」
  • 85、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词语解释⒈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86、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⒈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87、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引证解释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 《南齐书·王敬则传》:“是时上疾已篤。 敬则 仓卒东起,朝廷震惧。引东昏侯 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 征虏亭 失火,谓 敬则 至,急装欲走。有告 敬则 者, 敬则 曰:‘ 檀公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九:“渊材 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余易木 《初恋的回声》七:“女婿比较机灵,一看形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国语辞典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 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引《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88、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词语解释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sān shí liù zhe,zǒu wéi shàng zhe ]⒈  同“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引证解释⒈  同“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引《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清 李玉 《牛头山》第七出:“皇爷不要着急,三十六着走为上着。”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没有法子。‘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最没有弊病的是莫如不沾手。”
  • 89、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词语解释⒈  各行各业都有专家、能手。
  • 90、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词语解释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sān rén wù dà shì,liù ěr bù tōng móu ]⒈  喻人多不易保密。引证解释⒈  喻人多不易保密。引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岂不闻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 91、三波六折: 词语解释⒈  指各种波折。
  • 92、三对六面:谓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 93、三六:指十八。粤语。 指香肉、狗肉。 梅花三弄的别名。
  • 94、三六九: 犹言常常,经常。 指大概的数目。王良瑛《选》:“让谁给咱当家好,心里都有个三六九了吧!”
  • 95、三亲六故: 三亲六故sānqīn-liùgù (1) 泛指各种亲友 英 relatives and old friends
  • 96、三书六礼: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
  • 97、三万六千日:一百年,谓人的一生。
  • 98、上六:《易》卦在第六位的阴爻叫上六。
  • 99、身怀六甲: 身怀六甲shēnhuái-liùjiǎ (1) 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的日子。《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一卷。谓妇女身怀胎儿 例 偏偏媳妇身怀六甲,好容易逃至海外,生下红蕖孙女,就在此处敷衍度日。——《镜花缘》 英 be pregnant
  • 100、十六罗汉: 指释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参见“十八罗汉 ”。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UYGY
  • 五行

基本释义

数词(1) 五加一的和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六主律。——《易·本命》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5) 六次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名词(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