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况的词语
- 51、况老:方言。称哥哥。
- 52、况施:赐与。况,通"贶"。
- 53、况荣:赐予荣誉。况,通"贶"。
- 54、况于:连词。何况。
- 55、况乃:恍若,好像。何况;况且;而且。
- 56、况古:犹远古。况,通"荒"。辽远。
- 57、况味: 况味kuàngwèi (1) 情形和情味 例 中隐冷官闲况味。——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 英 circumstance;condition
- 58、况且: 况且kuàngqiě (1) 表示更进一层 例 这书内容好,况且又不贵,你买一本吧 英 moreover
- 59、盛况空前:场面盛大热烈,前所未有
- 60、客况:亦作“客况”。 客居的境况。 旅居中的情思。见“客况”。
- 61、窘况: 窘况jiǒngkuàng (1)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穷困的境况 英 predicament
- 62、境况: 境况jìngkuàng (1) 处境;状况 例 境况不佳 英 circumstances
- 63、近况: 近况jìnkuàng (1) 近期的情况 英 recent developments
- 64、况兼: 况兼kuàngjiān (1) 况且 例 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水浒传》 英 moreover
- 65、嘉况: 1.亦作"嘉贶"。 2.厚赐。
- 66、宦况:亦作“宦况”。做官的境况、情味。见“宦况”。
- 67、况乎:亦作'况乎'。连词。何况;况且。
- 68、何况: 何况hékuàng (1) 不消说 例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英 let alone (2) 更加 例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英 furthermore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例 何况供百人。——清·洪亮吉《治平篇》 例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英 what is more
- 69、况汉:方言。称哥哥。
- 70、郭况穴: 1.见"郭家金穴"。
- 71、顾况: (约730-806后)唐代诗人。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年间进士。曾任著作佐郎,后遭贬谪。常采用方言口语入诗,风格平易流畅。有《囝》等名篇。并有《华阳集》。
- 72、概况: 概况gàikuàng (1) 总貌;大致的情形 例 《非洲概况》是一本综合普及读物 英 general situation
- 73、况复: 1.亦作"况复"。 2.更加;加上。 3.何况,况且。 4.仿佛,好像。
- 74、而况: 而况érkuàng (1) 连词。何况 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英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 75、订况: 1.比照﹐比较。
- 拼音kuàng
- 注音ㄎ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况
- 五笔UKQN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2) 同本义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3)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 韩愈《雁山杂记》(4)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5) 兄 。如:况老(方言。称哥哥);况汉(方言。称哥哥)(6) 姓动词(1) 比拟,比喻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王充《论衡》(2) 又如:每下愈况(3) 光顾;访问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4) 通“贶”。赐予成(盛)名况乎诸侯。——《荀子》北面拜况。——《礼记·聘礼》亦无况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况使臣以大礼。——《国语·鲁语下》(5) 又如:况施连词(1)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况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刘开《问说》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草野,与“朝廷”相对,借指民间。闻,这里应读“wèn”,声名,声誉)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3) 又如:况乃(何况;况且)〈副〉,更加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又如:况瘁(益加劳瘁、憔悴);况复(更加)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