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名的词语

  • 151、遗名: 1.谓遗弃名位。 2.谓留传名声。 3.垂留后世之名声。
  • 152、一甲一名: 1.科举一甲中的第一名,即状元。 2.泛指第一等﹐含讽刺意味。
  • 153、一举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后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 154、音名: 音乐上各个基本音律的名称。西洋乐制中七个基本音律的名称为C、D、E、F、G、A、B。
  • 155、易名: 指古时帝王、公卿、大夫死后朝廷为之立谥号。 换名,改名。
  • 156、应名儿: 应名儿yīngmíngr (1) 用某人的名义办某事;挂某种虚名 例 你应名儿就行了,反正费不了多大事儿 英 in the name of 应名儿yīngmíngr (1) 只是在名义上是 例 他们应名儿是夫妻,实际上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英 only in name;nominally
  • 157、远名:声名的远播。
  • 158、有名有利:既有名誉又有利益
  • 159、有名无实: 有名无实yǒumíng-wúshí (1) 只具空名,并无实际 英 exist in name but not in reality;be merely nominal
  • 160、有名亡实: 1.见"有名无实"。
  • 161、余名:死后的空名;无用的虚名。
  • 162、越名:谓越出名教的羁绊。
  • 163、缘名失实:缘:循沿。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没有得到事物真实的本质
  • 164、星名: 词语解释⒈  为区分和检索方便,对各类天体人为规定的名称。中国古代对天体曾用领土、用具、动植物等名称命名。现代采用星座名后附加小写希腊字母,如大熊座α星;对变星则在星座名后附加大写拉丁字母,如金牛座t星;对小行星最初用罗马、希腊女神名命名,后也有用人名命名的,现国际上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王绶星是3171号小行星;对彗星则以发现者姓名命名,如哈雷彗星等。
  • 165、香名:犹美名。
  • 166、贤名:好名声。
  • 167、兴名:猎取名誉。
  • 168、小名家:在艺文方面略有声名者。
  • 169、小堂名:旧时苏沪一带供喜庆人家雇用的儿童乐队。
  • 170、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词语解释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xíng bù gēng míng,zuò bù gǎi xìng ]⒈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引证解释⒈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引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 盆礶赵 的便是!”《水浒传》第十七回:“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青面兽 杨志 的便是!”《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老爷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有名的 赤面虎 黑风大王 的便是!”国语辞典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xíng bù gēng míng zuò bù gǎi xìng ]⒈  形容处事光明磊落,不怕人知。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引《孤本元明杂剧·单刀劈四寇·第四折》:「兀那四个草寇,你听者,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水浒传·第二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英语I am who I am (and I'm not ashamed)​, fig. to be proud of one's name and stand by one's actions
  • 171、形名参同:先秦法家明赏罚的统治法术。谓人君根据臣下的言和行﹐循名责实﹐使各司其职。
  • 172、形名: 事物的实在和名称。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指指挥方式、方法。 即刑名。指刑律。形,通“刑 ”。
  • 173、虚名在外: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 174、徒有虚名: 徒有虚名túyǒu-xūmíng (1) 空有其名声,毫无实际。亦作“徒有其名” 英 unwarranted reputation
  • 175、堂名: 乐班。旧时乐班习惯起堂名,如“四箴堂”、“景龢堂”、“福寿堂”等,故称。 堂号。参见“堂号 ”。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KF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2) 同本义名,自命也。——《说文》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名之曰幽厉。——《孟子》名公器也。——《庄子·天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4) 称说;说出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6) 出名,有名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7) 以私人名义占有不名一钱。——王充《论衡》(8) 通“明”。明白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名词(1) 名字;名称请问名。——《仪礼·士昏礼》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5) 名声,名誉,名望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8) 名义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形容词(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3) 大的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量词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