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咨的词语
- 1、诹咨:咨询。
- 2、于咨:吁嗟;叹息。
- 3、同咨:明代指同时被荐举而授官者。因名列同一咨文,故称。
- 4、俞咨:咨询,商讨。
- 5、军咨:军中的参谋。
- 6、哜咨:叹息。
- 7、飞咨:迅速通知。
- 8、参咨:参与商讨。
- 9、咨客:主要的工作是为客人引路,引方向。
- 10、咨诹善道:询问好的道理。
- 11、咨议局: 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 12、咨服:叹服。
- 13、咨趄: 1.亦作"咨趄"。 2.犹豫徘徊貌。
- 14、咨白:禀告;陈说。
- 15、咨赏:叹赏;赞叹。
- 16、咨怨:嗟叹怨恨。
- 17、咨且: 1.亦作"咨趄"。 2.犹豫徘徊貌。
- 18、咨命:《尚书》记尧舜任命或询问臣工,句首多冠以"咨",故后世以"咨命"指天子之命。
- 19、咨对:召问应对。
- 20、咨论:议论;商讨。
- 21、咨求:犹访求。
- 22、咨送:谓移文保送。
- 23、咨牙露嘴: 1.亦作"咨牙倈嘴"。 2.龇牙咧嘴。形容生气﹑痛苦的样子或作怪模样。
- 24、咨美:叹美;赞美。
- 25、咨谋:讨论商酌。
- 拼音zī
- 注音ㄗ
- 笔划9
- 繁体咨
- 五笔UQW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2) 同本义咨,谋事曰咨。——《说文》。字亦作谘。咨,谋也。——《尔雅》周爰咨诹。——《诗·皇皇者华》咨于故实。——《国语·周语》访问于善为咨。——《左传·襄公四年》咨亲为询。——《国语·鲁语下》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3) 又咨臣以当世之事。(4) 又以咨诹善道。遂随使者倒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三国志·魏志》(5) 又如:咨叩(咨询求教);咨考(询问查考);咨度(咨询;商酌);咨问(咨询;请教);咨禀(请教;禀告)(6) 叹息;赞叹文王流涕而咨之。——《吕氏春秋》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汉书·韦贤传》对曰:“巢、 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世说新语·言语》(7) 又如:咨叹(叹息);咨闵(叹息怜恤);咨惋(叹惜);咨咨(叹息;叹息声)(8) 用同“龇”。露出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西游记》(1) 表示赞赏,相当于“啧”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书·尧典》尧曰:“咨!尔 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2) 又如:咨嗟(赞叹之声);咨玩(赞叹玩赏)名词(1) 旧时公文的一种。咨文的简称 。用于同级机关少保据着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儒林外史》(2) 又如:咨称(公文上说);咨呈(具文呈报);咨注(载入官牒)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