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在的词语

  • 151、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词语解释⒈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指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好或坏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 1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词语解释⒈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 153、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154、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得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红楼梦·第八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15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⒈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1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证解释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只得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欧阳予倩 《不要忘了》第十三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暂时退一退,使我们的军队不至全部损失,这是应该的。”亦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红楼梦》第八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説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〇六:“如果避免了战略的决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丧失若干土地,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国内的进步、国际的增援和敌人的内溃,这是抗 日 战争的上策。”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有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157、口谈道德,志在穿窬: 词语解释⒈  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嘴上在讲仁义道德,心里却在想着翻墙越壁偷东西。常用以讽刺伪君子。
  • 158、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词语解释⒈  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 159、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词语解释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jiāng zài wài,zhǔ l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⒈  见“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引证解释⒈  见“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160、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词语解释⒈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161、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词语解释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jiā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⒈  将在军中,可以不受君命约束,便宜行事。语本《孙子·九变》:“君命有所不受。”曹操注:“苟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引证解释⒈  亦作“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引语本《孙子·九变》:“君命有所不受。”曹操 注:“苟便於事,不拘於君命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 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你岂不闻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 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 162、酒在心头,事在肚里: 词语解释酒在心头,事在肚里[ jiǔ zài xīn tóu,shì zài dù lǐ ]⒈  见“酒在肚里,事在心头”。引证解释⒈  见“酒在肚里,事在心头”。
  • 163、酒在口头,事在心头: 词语解释酒在口头,事在心头[ jiǔ zài kǒu tóu,shì zài xīn tóu ]⒈  见“酒在肚里,事在心头”。引证解释⒈  见“酒在肚里,事在心头”。
  • 164、酒在肚里,事在心头: 词语解释酒在肚里,事在心头[ jiǔ zài dù lǐ,shì zài xīn tóu ]⒈  谚语。谓不因喝酒而糊涂误事。引证解释⒈  谚语。谓不因喝酒而糊涂误事。引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我醉了,酒在肚里,事在心头,听的你把那十三年前的事説起来,我怕不与婶子一箇娃娃。”《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我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俺丈母娘听信小人言语,駡我一篇是非。”清 李渔 《意中缘·赚婚》:“自古道: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亦作“酒在口头,事在心头”、“酒在心头,事在肚里”。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谚语》:“南都閭巷中常谚,往往有麄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酒在口头,事在心头’。”《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 道:‘常言説得好,酒在心头,事在肚里,难道我真个单吃酒不管正事不成?’”
  • 165、交易不成仁义在: 词语解释⒈  交易:做生意;仁义:仁爱和正义。生意虽没有做成,但感情和义气还是存在的。
  • 166、尽在不言中:尽: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167、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词语解释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áo jì zài shēn ]⒈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引证解释⒈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168、话不在行:指人说外行话,话不投机。
  • 169、祸在眼前:灾祸就在眼前。指灾祸马上要发生
  • 170、公道自在人心:“公道自在人心”,谚语,意思是公众自然会对是非曲直做出公正的判断。
  • 171、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词语解释⒈  关于个人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理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同他在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关,还同他的性格、能力、道德品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和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程度相关。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和加速社会的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更不能主宰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亿万普通个人与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创造的。
  • 172、光明在我们前面:长篇小说。胡也频作。1930年发表。青年妇女白华是个无政府主义者,而丈夫刘希坚则是个共产党员,两人经常为各自的政治信仰而争辩。五卅运动爆发后,大批青年被枪杀,血的教训终于使白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而转向共产主义。
  • 173、功在漏刻: 词语解释⒈  漏:古代计时用的器具;漏刻:顷刻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成功。国语辞典功在漏刻[ gōng zài lòu kè ]⒈  漏刻,指顷刻、片刻。功在漏刻指立功在片刻之间,形容建立功绩十分的容易、快速。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
  • 174、放在眼里:放在眼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ɡ zài yǎn lǐ。
  • 17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词语解释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zì zài bù chéng rén ]⒈  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引证解释⒈  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天那!我正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红楼梦》第八二回:“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着我的话。”国语辞典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 zì zài bù chéng rén ]⒈  (谚语)​想成功便不可只贪图安逸悠闲,得努力不懈,刻苦耐劳。引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我待坟前去要敲折我两膁骨,还家去又要打断我脊梁觔。天那!我正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红楼梦·第八二回》:「如若懈怠,我是断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著我的话。」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FD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2) 同本义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见龙在田。——《易·乾》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病在肌肤。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3)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4) 居于,处于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公在乾侯。——《春秋·昭公三十年》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平原不在。——《世说新语·自新》人在室中。——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在一室。(5) 又如:文件在桌上;在侍(儿女在父母身旁);在室(女子未婚);在丧(居丧)(6) 在于;决定于山不在高。——唐·刘禹锡《陋室铭》水不在深。不在他人。——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全在我少年。(7) 又如:贵在坚持;这事在你自己;要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在道(在于正道)(8) 留在,属于。如:在党不在党?在籍(在官籍上注名);在官(在职为官);在服(在职,居官);在事(居官任事);在栋(官居高位);在势(当权)(9) 省视;观察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10) 存问,问候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11) 到把橹一摇,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水浒传》介词(1) 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宜在今日。——《资治通鉴》便在前发。在药则未为良时。(在药就药材来说。)——宋·沈括《梦溪笔谈》(2) 又如:在研究所工作;在梦中;在夜里;在某种情况下;在斯(在这里);在道(正在途中);在里(在军中;在里);在假(在假期中);在官言官(官: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引申为地方。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在堂(在屋里)(3) 从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水浒传》副词(1) 才;正在 ?(2) 又如:在建造助词(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 表示一定的语气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3) 相当于“着”料想双亲像,他每留在。——《琵琶记》名词(1) 地方;处吾犹不能之(到)在。——王充《论衡》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2)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