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垛的词语
- 26、马垛子: 夜间驮运私货的马匹。 亦作:马垛
- 27、看垛钱:宋代金银钞引交易铺前陈列的金银和现钱。
- 28、垛板:垛板是一种京剧唱腔,由流水紧缩派生而来,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
- 29、垛集: 1.亦作"垜集"。 2.谓以垛兵法征兵。
- 30、垛草: 垛草duòcǎo (1) 堆积干草 例 从车上叉下干草并把它垛起来 英 pile up hay;stock the grass
- 31、垛募: 1.亦作"垜募"。 2.谓垛兵和募兵。
- 32、垛业:方言。造孽。
- 33、垛积: 1.亦作"垛积"。 2.堆积,积累。
- 34、垛口:[ duǒ kǒu ] :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 [ duò kǒu ] :指曲艺演员将好几句押韵的唱词一句紧接一句地唱出来。
- 35、垛子: 垛子duǒzi (1) 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用砖石砌的或木料做的凸出体,用以支撑或巩固墙或房屋 例 门垛子 例 城垛子 英 battlement;bultress
- 36、堆垛车: 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高、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
- 37、堆垛死尸:比喻写作时堆砌典故。
- 38、堆垛: 堆垛duīduò (1) 堆积成垛(如干草) 英 rick
- 39、垛堞: 垛堞duǒdié (1) 用实体和缺口交替组成的女儿墙,在设防的建筑上为了防御,在其他建筑上(如教堂)作为装饰 英 battlement
- 40、迭垛衫: 1.缀满补丁的衣衫。
- 41、垛叠: 垛叠duòdié (1) 堆积重叠 英 pile up
- 42、叠垛衫: 缀满补丁的衣衫。
- 43、垛充: 1.亦作"垜充"。 2.谓以垛兵法补充士卒。
- 44、城垛口: 城垛口,城堞chéng duǒ kǒu (1) 前者指城墙上的垛子,后者指城墙向上突出的部分;城上的矮墙 英 battlement
- 45、堆垛场:又称垛场。宋代指储存商货的库场。寄存商货者,对官办堆垛场支付垛地官钱,民营堆垛场支付垛地户钱。参阅《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货志下八》。
- 46、柴禾垛:柴堆。
- 47、柴垛:柴禾堆。
- 48、草垛: 草垛cǎoduò (1) 存放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防潮 英 hayrick;haystack
- 49、标垛:犹体面。
- 50、矮垛垛: 1.形容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样子。
- 拼音duǒ,duò
- 注音ㄉㄨㄛˇ,ㄉㄨㄛˋ
- 笔划9
- 繁体垛
- 五笔FMSY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duǒ名词(1) 垛子;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垜,堂塾也。从土,朶声。门堂之塾有左右。左右各有南向北向两塾,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说文》(2) 又如:垛口;垛迭(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指门两旁伸出的墙);垛楼(军官住的高楼)(3) 设置箭靶的小土墙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垜。——唐· 元稹《江边四十韵》(4) 又如:箭垛(5) 另见duòduò名词(1) 堆,成堆的东西(2) 又如:柴火垛;麦垛(3) 明代兵制名 。明初定的垛兵法,把军户三家编为一垛,其中一户为正,二户为贴。按三丁抽一以应军役。正户兵死,则由贴户抽丁补充。永乐初,改正户,贴户轮次更代,周而复始。如:垛募;垛集;垛充(以垛兵法补充士卒)动词整齐地堆起来 。如:垛积(堆积);把木头垛起来;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量词(1) 表示散装物品的成堆状的堆的数量。如:一垛柴;两垛砖(2) 另见duǒ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