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垣的词语

  • 51、维垣:太师之代称。
  • 52、微垣:即紫微垣。三垣之一。
  • 53、薇垣: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紫微垣的省称。
  • 54、断垣颓壁: 《巍巍中山陵》,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 55、破瓦颓垣: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 56、颓垣败瓦: 垣,墙壁。形容房屋破败、倒塌。
  • 57、颓垣: 参见:穨垣 ,颓垣
  • 58、颓垣断堑:犹言颓垣废井。
  • 59、破瓦頽垣: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 60、败井頽垣:犹言房毁墙坍。 形容村舍荒凉。 鲁迅 《题三义塔》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頽垣剩饿鳩。”
  • 61、断壁頽垣: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頽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敌人‘扫荡’三天整,断壁颓垣留血痕。”亦作“断壁残垣”。《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 驾崩,秦二世 登极。朱贤 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 62、頽垣断堑:犹言颓垣废井。宋欧阳修 《真州东园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此前日之頽垣断堑而荒墟也。”
  • 63、頽垣:犹言颓垣废井。宋 欧阳修《有美堂记》:“今其江山虽在,而頽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愴。”
  • 64、頽垣败井:犹言颓垣废井。 《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羣的羊在那里吃草,頽垣败井,廊廡倾欹。”
  • 65、穨垣: 倾塌的墙。
  • 66、琐垣:琐,青琐;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 67、碎瓦穨垣: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 68、碎瓦颓垣: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 69、帅垣:犹言镇抚一方。
  • 70、枢垣: 1.犹枢府。
  • 71、壖垣:宫外的矮墙。
  • 72、壤垣:指折除旧屋、围墙之事。
  • 73、埢垣:圆貌。
  • 74、垣墙: 垣墙yuánqiáng (1) 院墙;围墙 英 wall
  • 75、断墙残垣: 《海市》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GJ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土,亘(xuān)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2) 同本义垣,墙也。——《说文》既勤垣墉。——《书·梓材》。马注:“卑曰垣,高曰墉。”周垣之高八尺。——《墨子·备城门》尽毁其馆之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为家不治垣产。——《汉书·萧何传》(3) 又如:垣衣(生在墙垣上的苔);垣堵(墙);垣屋(有围墙的房室;围墙和房屋)(4) 城墉 。后叫省城为省垣(5) 官署的代称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诗》(6) 姓动词筑墙围绕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三国演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