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大的词语
- 3526、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dàchī-yījīng (1) 使极为惊奇(含有不相信或出乎意料的成分) 例 前几天她对我说曾参观过一次斗牛,使我大吃一惊 英 stun;be astonished;be taken completely by surprise
- 3527、吃虱留大腿: 1.亦作"吃虱留大腿"。 2.形容小气,悭吝。
- 3528、吃大户: 吃大户chī dàhù (1) 旧时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的行动 英 mass seizure and eating of food in the homes of landlords (2) 指某些地方或部门超额向企业摊派,索取财物 英 apportion
- 3529、吃大锅饭: 吃大锅饭chī dàguōfàn (1) 比喻企业不论盈亏,个人不分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 英 get or supply pay at a fixed rate;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
- 3530、大尉迟:称隋代画家尉迟跋质。
- 3531、侈大: 1.盛大;宏大。 2.放纵自大,骄纵。 3.扩大。 4.张大;夸大。
- 3532、小惩大戒: 意为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 3533、小惩大诫: 谓稍加惩罚,使接受教训,不至犯大错误。语出《易•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小的或大的惩诫。
- 3534、大城: 大城Dàichéng (1) 县名。在河北省 英 Daicheng county
- 3535、大城市: 大城市dà chéng shì 1. 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 英 megacity; big city; 2. 一国或其他地区的主要城市。 英 metropolis; 3. 作为一种特殊活动中心的城市,尤指重要的城市。
- 3536、城大:一城之长。犹城主。
- 3537、大程:宋程颢﹑程颐兄弟为著名理学家。世称'二程'。颢为大程。颐为小程。
- 3538、程大位: (1533-1606)明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休宁(今属安徽)人。1592年写成《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详尽介绍珠算。该书在中国和东亚广泛流传。
- 3539、大斗小秤: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小于标准的秤出,进行盘剥克扣
- 3540、大秤小斗:意思是指使用超过标准的秤进,小于标准的秤出,进行克扣剥削。
- 3541、大中丞: 大中丞dàzhōngchéng (1) 古官名,掌管接受公卿的奏事,以及荐举、弹劾官员的事务 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 officer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 3542、大辰:即心宿﹐大火。指伐星与北辰。 苍龙七宿中房﹑心﹑尾三宿的总称。
- 3543、星辰大海: 天上的星辰组成的广袤的海,和星河一样。
- 3544、内大臣: 1.唐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2.清制,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 3545、南洋大臣: 官名。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五口通商大臣。1866年改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管理东南沿海及长江沿岸各口岸通商、交涉事务。参见“南洋 ”。
- 3546、顾命大臣: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
- 3547、封疆大臣: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
- 3548、大臣: 大臣dàchén (1)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英 minister of a monarchy
- 3549、参赞大臣: 官名。清代设于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乌什等处,地位略低于将军。又多设于出征之统帅下,赞襄军务。
- 3550、碜大: 1.方言。形容大得惊人。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基本释义
dà名词(1) 见“大夫”、“大王”(2) 用同“代”。世代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3) 另见dàdài形容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大,小大也。——《广韵》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6) 重要,重大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8) 德高望重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利见大人。——《易·乾》(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10) 超过一般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11) 学识渊博的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12) 规模大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14) 性质严重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副词(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3) 很,太,非常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名词(1) 大人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2) 大小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5) 姓动词(1) 长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2) 超过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3) 另见dàitài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