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扶的词语

  • 126、扶生:扶之使生。
  • 127、扶蕖: 1.亦作"扶蕖"。 2.即芙蕖。荷花。
  • 128、扶踈:(书)(形)形容枝叶茂盛并向四面张开的样子:枝叶~。
  • 129、扶支:犹扶持,扶助。
  • 130、扶卫:扶持卫护。
  • 131、扶搊: 1.方言。拉扯。
  • 132、扶揑: 1.捏造。
  • 133、扶疾:犹扶病。
  • 134、扶拥: 1.扶持簇拥。
  • 135、扶世:辅助世道。
  • 136、扶渠: 1.亦作"扶蕖"。 2.即芙蕖。荷花。
  • 137、扶伤:谓扶助受伤的人。
  • 138、扶树: 1.扶持培植。
  • 139、扶梯: 扶梯fútī (1) 楼梯边带有扶手护栏 英 staircase (2) 〈方〉登高用梯 英 ladder
  • 140、扶行:扶杖而行;搀扶而行。
  • 141、扶翊:辅佐;护持。
  • 142、扶曳:搀扶着走。多指困顿貌。
  • 143、扶质:护拥身躯;扶持本根。
  • 144、扶舁:护持扛抬。
  • 145、扶护:扶持卫护;扶持护理。
  • 146、扶光:扶桑之光。指日光。亦指日。
  • 147、扶挈:搀扶提携。
  • 148、扶力:犹勉力。
  • 149、扶犂:亦作'扶徕'。亦作'扶犂'。 传说为伏羲乐名。
  • 150、扶来:亦作'扶徕'。亦作'扶犂'。传说为伏羲乐名。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FW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2) 同本义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4) 扶持;护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6) 通“辅”。辅助;帮助扶,佐也。——《说文》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8) 护送 。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9) 靠近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11) 攀缘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13) 勉力撑持 。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14) 沿,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16) 通“浮”。在水上泛行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17) 通“抚”。抚养,培育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名词(1) 旁,旁侧 。如:扶枝(旁枝)(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3)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4) 姓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