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敕的词语
- 76、敕准: 原谓行事得到诏命准许。后泛指经当局许可。
- 77、敕头: 1.即状元。
- 78、敕正: 1.亦作"勅正"。 2.整饬;整顿。
- 79、敕谕:皇帝的诏令。告戒晓谕。 以敕书晓谕。
- 80、敕唤: 敕令召唤。
- 81、敕额: 1.谓皇帝赐给寺院匾额。
- 82、敕答:帝王的批答。
- 83、敕厉: 告戒勉励。
- 84、敕力: 复姓。
- 85、敕戒: 1.警诫,教诫。
- 86、敕局: 宋时内廷承旨撰制法律条例的机构。
- 87、敕见: 敕命进见。
- 88、敕文: 指帝王诏书。
- 89、敕葬: 宋代大臣及近戚有病,皇帝多命医诊治,凡药必服,家人不敢问。及死,例遣内侍监护葬事,称“敕葬”。至敕葬,听凭监护吩咐,有至倾家荡产者,故当时有“宣医纳命,敕葬破家”之语。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
- 90、敕撰:奉敕命编撰。
- 91、敕设: 1.整饬周备。设,周备。
- 92、敕语: 敕言,纶言。
- 93、敕牒:诏书的一种。 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 94、敕符: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证信。
- 95、敕躬:敕身。
- 96、敕身:警饬己身。
- 97、敕旨: 帝王的诏旨。
- 98、敕晓: 告戒晓谕。
- 99、敕建: 犹敕造。
- 100、敕授: 唐制,朝廷封授六品以下官称“敕授”。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11
- 繁体敕
- 五笔GKIT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攴(pū),束声。本义:告诫,嘱咐)(2) 同本义敕,诫也。——《说文》敕天之命。——《虞书》(3) 又如:敕晓(告戒晓谕);敕谕天下(朝廷告谕全国);敕戒(警戒,教诫)(4) 通“饬”。整治;整饬既匡既敕。——《诗·小雅·楚茨》君子以明罚勅法。——《易·噬嗑》敕身齐戒。——《汉书·礼乐志》惧余身之未敕。——《后汉书·张衡传》(5) 又如:敕法(整饬法令);敕设(整饬周备)(6) 委任,任命 。如:敕目(任命官员的名单)(7) 皇帝下命令 。如:敕赐(皇帝命令赐与);敕许(敕命准许)名词(1)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2) 又如:敕书(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命(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敕符(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