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杏的词语

  • 76、蜜杏: 1.蜜渍的杏子。
  • 77、卖杏虎:传说三国吴董奉在庐山行医,治愈的病人,重者使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植杏十万余株。后杏子成熟,于杏林设一草仓,买杏的放一器谷,取一器杏。有人多取,林中就有虎出来追赶,以致倾覆,回家一量,恰如所放谷。偷杏者往往被虎咬死,然送还杏又可复活。见晋葛洪《神仙传.董奉》。后因以"卖杏虎"称严以律人者。
  • 78、桃腮杏脸: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79、杏脸:形容女子白里透红的美丽容颜。
  • 80、杏腮桃脸: 1.亦作"杏腮桃脸"。 2.形容女子白而红润的容颜。
  • 81、杏脸桃腮: 1.亦作"杏腮桃脸"。 2.形容女子白而红润的容颜。
  • 82、杏梁: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宇的高贵。
  • 83、杏梁燕:词牌《解连环》的别名。
  • 84、杏帘:旧时酒店前悬挂的酒幌。
  • 85、杏篱:植有杏树的篱落。
  • 86、杏雨梨花: 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 87、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 88、杏酪: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捣杏子人煮作粥。'注:'今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人为酪。'
  • 89、杏浆:即杏酒。
  • 90、杏叶鞯: 1.即杏叶鞍。 2.借指备有杏叶鞯的马。
  • 91、杏笺: 1.杏黄色的精美纸张。
  • 92、杏牋: 杏黄色的精美纸张。
  • 93、杏腮桃颊: 同“杏脸桃腮”。
  • 94、嫁杏:古时指女子出嫁,或是出嫁的时辰。
  • 95、桂林杏苑: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之指乡试、会试。
  • 96、杏膏: 1.亦称"杏膏"。 2.用杏实炮制成的脂膏。
  • 97、杏园芳: 1.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 98、汉帝杏:杏的一种,相传为汉武帝上苑所植之种。
  • 99、八达杏: 即巴旦杏。八达,波斯语bādām音译。杏的别种,其仁不苦。
  • 100、杏村: 1.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村。"后因以"杏村"泛指卖酒处。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K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木名。杏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说文》。按,尚省声。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管子》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庄子》桃李梅杏,楂梨姜桂。——《礼记·内则》(2) 又如:杏苑(杏树园林;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杏林(见杏田典故。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杏林得意(借指进士及第)(3) 杏花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红楼梦》(4) 又如:杏雨(杏花雨);杏腮(指杏花);杏装(杏花的装扮。指粉红色);杏殇(杏的花苞凋落。喻婴儿夭折);杏靥(指杏花)(5) 杏仁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清明日忆诸弟》(6) 又如:杏丹(方士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种成药。传说食之能令人颜色美好);杏酪(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