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桃的词语

  • 251、桃蕊:桃花花苞。
  • 252、肉桃子: 1.方言。指皮厚﹑不出浆汁的罂粟果实。
  • 253、桃仁: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
  • 254、桃穰:桃肉。穰,通'瓤'。
  • 255、桃穣:桃肉。穰,通“瓤 ”。
  • 256、桃羞杏让:形容女子妆饰华美。让,避让。
  • 257、桃花泉: 泉名。在江苏·扬州城内原清代盐政署中。其水清澈,用于泡茶,味美色佳。参阅清·麟庆《鸿雪因缘图记•桃泉煮茗》。
  • 258、窃桃儿: 1.对汉东方朔的戏称。
  • 259、窃桃: 传说西王母所居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结实。
  • 260、扑桃:古代西域国名。参见"朴挑"。
  • 261、琐琐蒲桃:亦作"琐琐葡萄"。
  • 262、蒲桃酒:亦作"葡萄酒"。
  • 263、蒲桃:常绿乔木。叶对生,披针形。夏季开花,花大,白色。果实圆球形或卵形。淡绿色或淡黄色,味甜而香,可供食用。亦作'葡萄'。
  • 264、葡桃:1.即葡萄。 2.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一种植物,也叫做葡桃,桃金娘科的常绿乔木。
  • 265、桃花缥: 即桃花绶。
  • 266、桃片:桃花瓣儿。
  • 267、偏桃:木名。
  • 268、蟠桃盛会:蟠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桃类食品。
  • 269、蟠桃宴:原指西王母在瑶池举行的蟠桃胜会。后借指庆祝宴会。多用于祝寿。
  • 270、蟠桃胜会:神话中西王母在瑶池设的品尝仙桃的宴会。其雏形见《汉武内传》。
  • 271、蟠桃会: 1.见"蟠桃胜会"。 2.旧时正月十六日民间祭祀西王母的节日。各地习俗不同﹐有的为三月三日。
  • 272、蟠桃:(名)①桃的一种,果实扁圆形,汁不多。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②神话中的仙桃。也叫扁桃。
  • 273、盘桃:即蟠桃。亦指其产地。
  • 274、桃偶: 桃木刻神鬼偶像。 喻傀儡人物。
  • 275、桃奴: 1.桃枭的别称。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IQ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2) 桃树桃,桃果也。——《说文》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4) 桃子投我以桃。——《诗·大雅·抑》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6) 指桃树开的花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如∶棉桃(9) 桃花开放的时令 。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10) 地名。春秋鲁邑 。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