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榜的词语
- 26、张榜: 张榜zhāngbǎng (1) 张贴公告和榜文 例 张榜纳士 英 post a notice
- 27、斋榜: 1.斋堂的匾额。
- 28、豫榜:谓预先张贴告示。
- 29、预榜:谓考中而榜上有名。
- 30、渔榜:摇渔船的桨。借指渔船。
- 31、右榜:元代选举制度,凡中选的举人和进士都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一榜,称左榜。
- 32、英雄榜: 登载英雄人物名单的报刊专栏或通告。
- 33、莺迁榜:金榜。科举应试考中者的名单。
- 34、银花榜:以银镂花装饰的匾额。
- 35、银榜: 1.亦作"银榜"。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 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 36、乙榜: 1.即乙科。 2.指举人。
- 37、一榜: 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 即乙榜。指举人出身。
- 38、殃榜: 旧时阴阳家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件。
- 39、押榜:签发布告文书。
- 40、璇榜: 1.亦作"璇榜"。 2.玉饰的匾额。
- 41、乡榜: 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 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
- 42、相骂榜:五代卢损等五人同时进士及第,常互相诟骂,时人因称该榜为"相骂榜"。
- 43、瞎榜:宋时陈若拙的讥称。陈不学无术,竟中了礼部试第二名榜眼,故称。
- 44、五老榜:唐天复元年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五人同榜及第,年皆逾六十,时称"五老榜"。
- 45、武两榜:科举时代,由武举人而中武进士的俗称。
- 46、吴榜: 1.大棹,划船工具。一说吴之棹。吴榜即船棹。 2.指船。吴为地名,借指南方。
- 47、无头榜: 匿名揭贴。
- 48、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 49、文榜:告示﹑布告之类。
- 50、同榜:古代科举考试,考中的张榜公布。在同一榜录取的称为同榜。
- 拼音bǎng
- 注音ㄅㄤˇ,ㄅㄤˋ
- 笔划14
- 繁体榜
- 五笔SUPY
基本释义
bǎng名词(1) 木片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资治通鉴》(2) 匾额魏时, 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晋书·王献之传》(3) 又如:榜题(匾额题字);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4) 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汪洙《喜》皆不在榜。——《宋史·选举志》(5) 又如:放榜,榜上无名(6) 公开张贴的名单、文书、告示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水浒全传》(7) 又如:光荣榜;榜示(文告,告示)(8) 屋栋屋栋谓之甍。注:“今谓之榑,亦谓之檩,又谓之榜。”——《营造法式》动词(1) 公开张贴文书、告示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2) 又如:榜谕(发榜下告);榜募(张榜招募)(3) 题署而州之僧舍无所谓藏经者,独榜其所居室,曰“思无邪斋”。——宋· 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bàng暂无详细释义péng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