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槎的词语
- 51、槎槎:象声词。
- 52、槎栉:错杂繁多貌。
- 53、槎客: 1.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载,传说天河与海通。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有人乘之去十余日,至一城,见一丈夫在河边饮牛,便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槎客"即此乘槎泛天河之人。 2.清海宁人吴骞字"槎客"。吴有书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
- 54、槎程:谓水路行程。
- 55、槎沫:水击船筏激起的泡沫。
- 56、槎梗:树杈子。
- 57、槎浮:乘筏泛游。
- 58、槎枿:1.树的杈枝。 2.指砍伐幼林。
- 59、槎丫:亦作'槎枒'。亦作'槎岈'。 树木枝杈歧出貌。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云﹑山﹑碑﹑石等。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人与动物。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形容语句不整饬。 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
- 60、槎桎:关野兽的用具。
- 61、槎蘖: 1.亦作"槎枿"。 2.砍伐幼林。蘖,老株砍后再生的枝条。
- 62、槎岈:亦作'槎枒'。亦作'槎岈'。 树木枝杈歧出貌。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云﹑山﹑碑﹑石等。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人与动物。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形容语句不整饬。 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
- 63、槎头: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跄捰萛諊故亦称'槎头缩颈鳊'。
- 64、槎山:谓劈山开路。
- 65、槎枒:是树木枝杈歧出貌。
- 66、槎牙:亦作'槎枒'。亦作'槎岈'。 树木枝杈歧出貌。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云﹑山﹑碑﹑石等。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人与动物。 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形容语句不整饬。 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
- 67、槎杈:参差貌。
- 68、波槎: 1.亦作"波查"。 2.辛苦。
- 69、博望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张华《博物志》: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云:'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骞而还。'张骞曾封博望侯。后因以指张骞乘槎至天宫事。
- 70、槎头鯿: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 汉水 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 槎头缩颈鯿 ”。 唐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鯿。” 唐杜甫 《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亦省称“ 槎头 ”。 唐杜甫 《观打鱼歌》之二:“ 徐州 秃尾不足忆, 汉 阴槎头远遁逃。” 宋梅尧臣 《和李廷老家会饮》:“ 汉 糟槎头美, 吴 羹成咄呵。” 清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惠山夜饮仍用蝶庵词韵》词:“且饼煎寒具,鱠切槎头,相逢满酌梨花冻。”参阅 宋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 71、槎头缩颈鯿: 见“槎头鯿”。
- 72、槎头缩颈鳊: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跄捰萛諊故亦称'槎头缩颈鳊'。
- 73、槎头鳊: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跄捰萛諊故亦称'槎头缩颈鳊'。
- 74、崩槎:亦作"崩查"。
- 75、八月槎: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