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毛的词语

  • 451、毛羽未丰:比喻力量不足﹐条件未成熟。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 452、毛口: 毛口máokǒu (1) 金属切削(如钻,车削或冲切等)或成形时产生的粗糙薄边或面,如铸模合缝,铸件在模型接口处的披缝 英 burr
  • 453、毛举: 毛举máojǔ (1) 粗略地列举 例 毛举其目 英 enumerate briefly (2) 列举不重要的小事 例 毛举细故 英 enumerate in detail
  • 454、毛票: 毛票máopiào (1)角票 英 banknotes of one,two or five jiao denominations
  • 455、毛发丝粟: 形容极其微小。
  • 456、毛发倒竖:1.毛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的样子。 2.极为惊恐的样子。
  • 457、毛丁:清代的一种人头税。
  • 458、毛诗: 相传为西汉初毛亨、毛苌开创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属古文学派。汉代流传于民间,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后三家诗亡佚,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毛诗》现已成为《诗经》的代称。
  • 459、毛燕: 1.一种质量较差的燕窝。色灰﹐中多羽毛。
  • 460、毛衣: 毛衣máoyī (1) 机器或手工编织的毛线上衣 英 woolen sweater;wolly;cardigan
  • 461、毛草纸: 1.用稻草或破布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纸。质地粗糙。
  • 462、毛脚女婿:未婚女婿的俗称。
  • 463、毛女: 传说中得道于华山的仙女。
  • 464、毛骨耸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景象时的恐惧感觉。[近]不寒而栗。[反]面无惧色。
  • 465、毛角: 1.毛和角。 2.借指禽兽。
  • 466、毛胚:毛坯。没有加工的零件。
  • 467、毛毡: 毛毡máozhān (1) 用牛毛制成的毡,用作建筑物绝缘材料 英 felt
  • 468、毛毯: 毛毯máotǎn (1) 用天然毛、化学纤维等织成的毯子 英 woollen blanket
  • 469、毛瑟枪: 1.德国毛瑟(Mauser)弟兄所设计的或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的统称。通常多指步枪。又名来复枪。
  • 470、毛发悚然: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 471、毛森骨立:森:阴森;立:竖立。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 472、毛锥子: 1.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
  • 473、毛颖: 毛笔的别称。因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
  • 474、毛铁:古时指刚出炉尚未经锤锻的熟铁。
  • 475、毛钱:宋代的小钱。泛称小钱。 旧时称一角﹑二角的硬币。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2) 同本义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5) 鸟的羽毛(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8) 通“芼”。草木;五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10) 姓动词(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3) 发慌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