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毛的词语

  • 51、原毛: 原毛yuánmáo (1) 纺织业上指兽毛未经过加工,如兔毛、羊毛等 英 raw feather
  • 52、雨毛:细雨。
  • 53、血毛:指牲畜的血和毛。古代祭祀时用以荐鬼神。
  • 54、西毛: 1.古代美人西施﹑毛嫱的并称。
  • 55、细毛: 细毛xìmáo (1) 羊毛分级工从最优种美利奴羊的肩部取得的羊毛 英 fine
  • 56、星毛虫: 昆虫。亦称梨狗。参见“梨狗 ”。
  • 57、小毛头: 小毛头xiǎomáotóu (1) 〈方〉小孩 英 child
  • 58、小毛公: 指汉代赵人毛苌。
  • 59、新西兰羊毛: 词语解释⒈  在新西兰以美利奴羊种与英国长毛种杂交培育成的半细羊毛。品质支数36新西兰羊毛58支。光泽好,弹性强,强力高。是绒线和工业用呢的优质用毛。
  • 60、雪毛: 1.白色羽毛。 2.指白色花瓣。 3.指白发。
  • 61、小毛: 小毛xiǎomáo (1) 指短毛的皮料,如灰鼠皮、银鼠皮等 英 short-haired pelt
  • 62、田毛:指农作物。借指农民。
  • 63、退毛: 退毛tuìmáo (1) 从生皮或皮肤上除掉毛 英 pull
  • 64、头毛: 头发。
  • 65、土毛: 本指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桑麻、菜蔬等植物,后亦泛指土产。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杜预注:“毛,草也。”
  • 66、沙毛钱:宋代一种夹沙的劣质小铜钱。
  • 67、山毛: 山中可供食用之物。
  • 68、三毛学生意: 词语解释⒈  滑稽戏剧目。范哈哈编。叙农村少年三毛流浪到上海,被流氓利用为骗钱工具,结果因三毛诚实而暴露了骗局;又当理发店学徒,受尽气恼;后在算命瞎子店打杂,不满算命瞎子调戏使女小英,设计捉弄瞎子后与小英一起逃走。
  • 69、三毛:三绺髭须。 2.指发﹑眉﹑须。
  • 70、深入不毛:不毛,地名,我国古代称之为“缅”,古印度称之为“缅毛(Myamma)”,他们自称“不毛(Brahma)”,这个国家就是缅甸(Burma)。
  • 71、生毛: 1.长毛。 2.形容历时很久。 3.犹发毛。形容惊慌﹑害怕。
  • 72、死轻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死得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 73、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词语解释⒈  由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首届于1977年在瑞典马尔默举行,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后改为每两年(奇数年)举行一次。1978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另组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当年亦举办同名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1年,国际羽联与世界羽联合并成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世界锦标赛亦合一举办,首届于1983年举行。原有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五项,1989年起增设“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
  • 74、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 词语解释⒈  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 75、松毛: 松毛sōngmáo (1) 干燥的松针 英 pine tag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2) 同本义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5) 鸟的羽毛(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8) 通“芼”。草木;五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10) 姓动词(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3) 发慌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