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水的词语

  • 76、坐堂水: 方言。犹积水。
  • 77、中流击水: 中流就是河流的正中间,指河流中最湍急的地方。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 78、鱼水之情: 明·赵弼《蓬莱先生传》:“鱼水之情,极其娱乐。” 解放军某部用实际行动演绎了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 鱼水之情,读音yú shuǐ zhī qíng,成语,像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79、风月露水: 风花雪月,露水情长。
  • 80、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 81、自来水笔: 钢笔的一种,笔杆内有贮存墨水的装置,吸一次墨水可以连续使用一段时间。
  • 82、五经富水: 五经富水原名龙江水,别名坡头水、玉湖水。
  • 83、注水: 将水灌入容器内
  • 84、无根之水:古代的一种药引。
  • 85、无源之水: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86、顺水万: 江湖春点中的词语,关于姓氏黑话,姓“刘”的意思。
  • 87、分水散: 是一种药名,主治感受暑湿,脾胃不和,伤水受寒,水泄腹痛,恶心作呕。
  • 88、天一生水: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 89、水天一线: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 90、出水石: 又名“出米石”,在朝圣阶左侧,有一孤立巨石高耸,巨石半腰的孔隙内清泉涓涓,长年不竭,世所罕见。
  • 91、水花石: 即“云灰石”。
  • 92、通下水: 《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 子翁 下水;但是上海 的生意,十成当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里。”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谁敢保险 日本 人不也强迫他去下水呢?”
  • 93、水清木华: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 94、水火难容: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 95、水底推船: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用于较劲或竞争的场合。
  • 96、尺水兴波: 小股的水流中也能激起波澜。比喻在短小的诗文中,可以有大起落、大开合的文章。
  • 97、波光水影: 波光:水波反射出来的光。水波的闪光和水中的倒影。形容河、湖水面的宜人景象。
  • 98、水中之月:比喻不现实的美好东西,只看得见摸不着。
  • 99、水中望月: 在水中看月亮,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白费力气,事情根本办不到。
  • 100、水中月:与之相近的是镜中花,比喻可以看到,但却是不能实际得到的事物。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 2 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2) 同本义水,准也。——《说文》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五行一曰水。——《书·洪范》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水曰清滌。——《礼记·曲礼》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3)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4) 特指河流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6) 泛指一切水域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7)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8) 汁、液的通称 。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9) 大水;水灾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 汤有七年之旱。—— 汉· 晁错《论贵粟疏》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10)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11) 星名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12) 官名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13) 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14) 五行之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15) 水生动植物 。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16) 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17) 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18) 指水军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19)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20) 姓动词(1) 泅水,游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2)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3) 哄诱探询 。如:连水带拍,把他问的三心二意(4) 用水测平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周礼》(5) 〈方〉∶不成功,败了我这个月,水啦。——《伐木人传》形容词〈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这个办事的太水了!事情没办妥,还损坏了一辆车子。——《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