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治的词语
- 51、治公:处理公事。
- 52、同治帝:同治帝(1856-1875)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满族。1861-1875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六岁,由顾命八大臣辅佐。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1873年亲政,仍由慈禧掌权。后病死。
- 53、顺治帝:顺治帝(1638-1661)即“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顺治。皇太极第九子。1643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1644年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迁都北京。又派兵攻灭南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1650年,多尔衮死后始亲政,严惩多尔衮亲信党羽,继续用兵西南,镇压反清势力,并推行垦荒,整饬吏治。
- 54、德治: 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 指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 55、治步: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 56、治保:治安保卫的省称。
- 57、治安管理: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而进行的行政管理工作。
- 58、治印:篆刻,刻印章。
- 59、治强: 1.亦作"治强"。 2.安定强盛。
- 60、治历:亦作“治歷”。制定历法;研究历法
- 61、治养: 1.治理和教养。 2.颐养。
- 62、信息治理:信息治理即领导、指导、控制、提供保障的行为或过程,通过这些行为或过程,信息被当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的企业资源得以有效管理,其中包括解决信息冲突问题方面的管理。
- 63、元品能治:退治元品无明者,等觉智欤,妙觉智欤。
- 64、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 65、治阿: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 66、治标不治本: 指事物枝节、表面。仅就显露在外面的毛病加以应急的处理,而不是从根本上加以治理。
- 67、约车治装: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做出发的准备。
- 68、治生:1.经营家业;谋生计。2.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代。
- 69、治气养生:治气:修养气度。指修养精神,保养身体。
- 70、治要: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 2.施政之要领。 3.施政之需求。 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 71、治乱持危: 《中庸·章句》 【出处】《中庸·章句》:“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示例】《宋史·儒林传·汤汉》:“陛下得不亟为治乱持危之计,而可复以常日玩易之心处之乎!”
- 72、治乱安危: 《吕氏春秋·不苟论》
- 73、治水: 治水zhìshuǐ (1)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例 治水工程 英 prevent floods by water control;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
- 74、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用他本人的办法,回过来对付他本人。《礼记·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宋朱熹《四书集注》:“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
- 75、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治
- 五笔ICK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2) 同引申义昔禹治洪水。—— 郦道元《水经注》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3)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4) 治理;管理;统治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伯乐善治马。——《庄子·马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树立威信。)——《后汉书·张衡传》(5)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6) 办理;处理后频历武威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后汉书·廉范传》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7) 又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8) 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9) 又如:治产(经营产业)(10) 治;治疗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11)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聋(医治耳聋)(12) 惩处;惩办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荀子·正论》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史记·蒙恬列传》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13) 又如:惩治;治释(惩治与赦免)(14) 审理 。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15) 修筑又治秦中。——《汉书·高帝纪》。注:“谓都之也。”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16) 整顿,训练治其大礼。——《周礼·大宗伯》。注:“犹简习也。”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17) 又如:治礼(讲习礼仪)(18) 研究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严复《译天演论序》(19) 又如:治经(研究经学)名词(1)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如:省治;县治(2) 政治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3) 又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 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4) 姓形容词(1)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禹以治, 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2) 又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治平至百余年。——清· 洪亮吉《治平篇》(3) 又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