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濯的词语
- 51、磨濯:磨砺洗涤。
- 52、庙濯:即庙祧。濯,通"祧"。
- 53、浇濯:洗濯。
- 54、湔濯:洗涤。引申为洗雪恶名或涤除瑕疵。
- 55、辑濯:汉官名。掌行船。
- 56、颒濯:犹盥漱。
- 57、濯澣:洗涤。
- 58、濯浣:洗涤;洗衣物。
- 59、浣濯:亦作'澣濯'。 洗涤。 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 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 。
- 60、赫濯:威严显赫貌。
- 61、濯盥:盥洗。
- 62、盥濯:洗涤。 指洗涤用具。
- 63、濯垢泉:西游记中的地名。
- 64、濯溉: 1.洗涤。 2.比喻栽培﹐提拔。
- 65、祓濯:除垢使洁;清除污毒。
- 66、涤濯:洗涤。
- 67、沥胆濯肝: 1.沥胆披肝。
- 68、洗濯磨淬: 修养锻炼。
- 69、爨濯:做饭﹑洗刷。泛指家务。
- 70、淳濯:沐浴。
- 71、濯足沧浪: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72、濯缨沧浪: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73、濯贝:贝名。产于南海。
- 74、百濯香: 1.香料名。
- 拼音zhuó,zhào
- 注音ㄓㄨㄛˊ,ㄓㄠˋ
- 笔划17
- 繁体濯
- 五笔INW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zhuó动词(1)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2) 同本义濯,洒也。——《广雅》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4) 涤除罪恶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5) 淋;浇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6) 通“擢”。拔引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形容词(1) 光明的样子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3) 盛大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zhào动词(1)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2) 同本义濯,洒也。——《广雅》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4) 涤除罪恶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5) 淋;浇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6) 通“擢”。拔引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形容词(1) 光明的样子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3) 盛大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动词(1)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2) 同本义濯,洒也。——《广雅》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4) 涤除罪恶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5) 淋;浇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6) 通“擢”。拔引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形容词(1) 光明的样子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3) 盛大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