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焚的词语
- 76、焚逸: 1.亦作"焚轶"。 2.烧毁﹑散失。
- 77、焚薙: 1.烧除。
- 78、焚死:指介之推不受晋文公禄赐,被烧死在绵山事。
- 79、焚钱粮: 1.用纸糊的口袋,装上金银箔纸折叠成的元宝,祭鬼神时焚烧。
- 80、焚盥: 1.焚香盥洗。表示虔诚。
- 81、焚骨:指火化。
- 82、焚稿: 1.犹焚草。烧掉底稿。 2.焚烧诗文手稿。
- 83、焚牧: 1.谓烧掉牧地上的枯草以利新草生长。
- 84、焚剽: 1.焚掠。
- 85、焚销: 1.烧掉。
- 86、焚尪: 1.指求雨。
- 87、焚铄:销熔。
- 88、焚煞:烧杀。
- 89、焚躯:犹焚身。
- 90、焚轮: 1.旋风,龙卷风。
- 91、焚躬: 1.谓不惜己身被焚。
- 92、焚枯:烤煮干鱼。
- 93、焚骸:烧身。
- 94、焚煎: 1.燃烧。 2.比喻折磨。
- 95、焚椒: 1.指皇后被杀。椒房,汉殿名,皇后所居。后亦借指皇后。
- 96、焚坑: 1.见"焚书坑儒"。
- 97、焚林竭泽: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
- 98、焚灼: 1.烧,焚烧。 2.谓酷热有如火烧。 3.形容内心像火烧般愁苦。
- 99、焚屠:焚烧与屠杀。
- 100、焚巫:鲁僖公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
- 拼音fén
- 注音ㄈㄣˊ
- 笔划12
- 繁体焚
- 五笔SSOU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2) 用火烧山林宿草。焚,烧田也。——《说文》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3) 烧焚,烧也。——《广雅》焚如死如弃如。——《易·离》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焚炙忠良。——《书·泰誓上》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6) 炙;烤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