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眼的词语
- 1226、辩眼: 1.见"辨眼"。
- 1227、眼辨:眼力好。
- 1228、辨眼: 1.敏锐的眼力。
- 1229、变色眼镜: 变色眼镜biànsè yǎnjìng (1) 一种镜片颜色能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深变浅的眼镜,也称变色镜 英 lenses colour of a glasses can be changed deep or light with ower or weak sunlight
- 1230、眼观鼻: yǎn guān bi,中国古代俗语。
- 1231、有鼻子有眼儿: 形容把虚构的事物说得很逼真,活灵活现:听他说得~的,也就信了。
- 1232、有鼻子有眼:谓说得活灵活现。
- 1233、鹰鼻鹞眼: 鹰鼻鹞眼yīngbí-yàoyǎn (1) 形容人贪婪凶狠的相貌 例 这个人鹰鼻鹞眼,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英 hawk-nosed and vulture-eyed;be sinister and fierce-looking
- 1234、鼻眼:鼻孔。
- 1235、鼻肿眼青: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时的狼狈相。也作“鼻青脸肿”。
- 1236、鼻青眼肿: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时的狼狈相。也作“鼻青脸肿”。
- 1237、鼻子眼儿: 鼻子眼儿bíziyǎnr (1) 口∶鼻孔 英 nostril
- 1238、鼻青眼紫: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时的狼狈相。也作“鼻青脸肿”。
- 1239、鼻青眼乌: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时的狼狈相。也作“鼻青脸肿”。
- 1240、碧眼胡:亦作"碧眼胡儿"。
- 1241、碧眼:绿色的眼睛。 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
- 1242、碧眼儿: 1.亦作"碧眼胡儿"。 2.指三国吴孙权。相传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故称。
- 1243、碧眼胡儿: 1.古代指西﹑北方少数民族。清末以来,则多指外国人。
- 1244、撒手闭眼:撒手闭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ā shǒu bì yǎn。
- 1245、睁一眼闭一眼:比喻遇事容忍,故作不知,得过且过,以免纠纷。
- 1246、睁只眼闭只眼:比喻遇事容忍,故作不知,得过且过,以免纠纷。
- 1247、闭眼渣: 一句方言,形容某人没眼色,不懂瞧人眼色或不懂按常理办事,做事呆板,不世故。
- 1248、闭眼: 闭眼bìyǎn (1) 合上双眼 英 close the eyes (2) 死 英 die
- 1249、硬币眼: 形容水汪汪的大眼睛,足有硬币的大小。
- 1250、避眼:隐蔽,不易被人发现。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眼
- 五笔HVE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2) 同本义眼,目也。——《说文》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巽为多白眼。——《易·说卦》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3) 泛指眼睛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6) 耳目;眼线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7) 见证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9) 指孔;洞穴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量词——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